2019年05月16日11:37 來源:經濟日報
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原校長迪薩納亞克:
“一帶一路”增進民心相通
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原校長迪薩納亞克表示,在古代,中國通過絲綢之路發展陸地和海上貿易及旅游業,與斯里蘭卡的關系源遠流長,“目前,亞洲各國和地區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的國際合作規模與范圍有了顯著增長,遺產保護正迅速成為區域內經濟和政治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中國和斯里蘭卡兩國之間的交往正通過‘一帶一路’發揚光大”。
迪薩納亞克表示,“一帶一路”倡導的“五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民心相通,即人與人之間的文化互動和交流。要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高等教育和發展智力聯盟的辦法實現。當通過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戰略為不同國家學生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時,學生將有機會了解不同的文化,并將一些重要的文化元素帶回本國。近年來,亞洲高等教育一直在快速發展,許多大學的全球排名都很靠前,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傾向于到亞洲一些著名的大學就讀,而不是去西方國家大學學習。這也促進了亞洲之間的文化交流。
“目前,亞洲高等教育機構正在聯合起來。例如,亞洲大學聯盟為文化互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亞洲院校聯盟計劃包括青年論壇,每年約有50名學生到一所大學研究亞洲人民感興趣的共同議題,這為文化互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迪薩納亞克說,“一帶一路”建設在推進亞洲國家和地區間文化交流方面正在發揮重要作用,“我們現在開始將文化視為國際關系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一帶一路’將極大促進亞洲人民之間的文化互動,實現亞洲文化遺產傳承,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丹 周明陽)
聯合國志愿人員組織亞太區域主任莎琳娜·米婭:
志愿服務推動世界變好
聯合國志愿人員組織亞太區域主任莎琳娜·米婭表示,相互尊重和相互團結是指導人類社會應對挑戰不可或缺的價值。亞洲一直秉持團結、奉獻、尊重、努力的價值觀,這與聯合國倡導的價值觀相同。當今世界雖然與聯合國成立之初有很大不同,但堅守的價值觀應該是自始至終不變的。
莎琳娜·米婭說,大家應該擁抱文明多樣性,反對單邊主義。當今世界面臨著發展不平衡問題,為了實現更加平衡的發展,聯合國制定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讓南北利益相關者都參與進來,保護地球,應對貧困、饑餓等問題,實現共同繁榮。亞洲地區大約有7億年輕人,占世界青年人口的70%,亞洲青年可以為全球應對最緊迫的挑戰作出貢獻。
“現在,世界面臨著復雜的挑戰,需要找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志愿者至關重要。通過志愿服務,可以促進人與人的交流,社會與社會的交流,國家與國家的交流。”莎琳娜·米婭說,“志愿服務在中國文化中有很豐富的內涵,中國有很多志愿者參加了聯合國在世界各地的志愿項目,中國政府對此也大力支持,為推進世界和平和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愿意與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強化合作,讓世界變得更加和平、更加美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勇)
土耳其加濟安泰普大學教授巴依汗:
美食文化串起絲綢之路
土耳其加濟安泰普大學教授巴依汗在“維護亞洲文明多樣性”分論壇上給嘉賓們帶來了一個非常輕松的話題:絲綢之路上的美食。他認為,美食是串聯起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紐帶,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密碼。
巴依汗表示,有著悠久歷史的絲綢之路在年輕人心目中太過古老,與他們交流起來未免存在隔閡,但用現在比較流行的“互聯網”來形容絲綢之路,會給年輕人帶來幾分親切感。“我們向年輕人說起絲綢之路時,就說這是古代的‘互聯網’。互聯網是用來傳輸數據的,但在遙遠的古代,人們也能通過絲綢之路實現數據傳輸,且絲綢之路實現的是東西方雙向溝通。”巴依汗表示,這就給更多文化形態留下了生存和發展空間。
在絲綢之路的串連下,在東西方文化交融過程中,人們把美食帶到了各個地方。巴依汗目前正在籌備一個關于絲路的新項目,“在這個項目籌備過程中,我們把食品、食品加工也納入其中,并認真思考把什么樣的美食選擇出來作為代表”。巴依汗表示,他們最早選擇了米飯,“這是我非常喜歡的食品”。此外,他們還拓展了不同地方的不同美食,大米、高粱、小麥等食物原料也納入其中,“我們還搜尋了不同地區的酒,還有意大利面,它很受年輕人喜歡。另外,也有乳制品,包括酸奶、奶酪,這些都是分布在絲綢之路上的美食”。
“我們還在絲綢之路相關國家尋找傳播到了其他地區的香料,這是一種更有意思的嘗試。”巴依汗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丹)
印度青年領袖聯合會主席蘇萬:
青年伙伴攜手促進友誼
印度青年領袖聯合會主席蘇萬表示,印度的民族認同是在長期融合與共存過程中形成的,文化、信仰和語言多樣性是印度的與眾不同之處,印度接受并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多樣性。
“青年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好奇心的群體。亞洲各國和地區大多數人都滿懷希望地關注著青年人的成長,他們相信青年有遠見,可以幫助推動世界發展,可以促進亞洲各國和地區之間的友誼,促進亞洲的文化融合。”蘇萬說,“青年人是亞洲發展的催化劑,但是,他們的潛力沒有被充分挖掘。如果我們想加強全球合作,提升人民的滿意度,就需要解決青年面臨的一些問題。當前,激進主義在一些國家興起和蔓延,危及許多地區的穩定發展。我相信,今天聚集在這里的人,可以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很多幫助。”
蘇萬建議,亞洲各國應當攜起手來,在亞洲地區之間形成獨特的青年伙伴關系,讓青年人之間的聯系成為亞洲發展的一種獨特理念,為青年人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
“我想給亞洲青年發展提供一些建議。那就是要充滿責任感,要堅持創新精神,要團結合作、共同努力,要把善良和人性作為重要的美德。”蘇萬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勇)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呂舟:
文化交流帶來創新思維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呂舟表示:“文化交流、融合會帶來創造性思維,帶來可持續發展。”
文化交流融合所帶來的創新,在建筑上的體現非常明顯。呂舟表示,中國傳入的木結構建筑和日本原有的木結構建筑形態之間有明顯差別,日本匠人在接受了中國建筑的形態后,很快融合他們的形式,融合他們的材料、氣候特點等,形成了日本建筑的獨特面貌。這種獨特面貌,既融合了中國唐宋時期的建筑形式,又有自己的創造。這種建筑形式在19世紀傳入歐洲,變成了東方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特征。“這說明,文化在交流過程中不斷融合、發展、創新。”呂舟表示,“文化不僅要保護,還要不斷創新。在亞洲文明對話交流過程中,我們看到交流和對話促進了創新。”
在生活方式上,文化的交流互鑒則帶來了更強大的力量,甚至影響到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呂舟認為,古絲綢之路上有兩個重要產品:瓷器和絲綢。隨著瓷器和絲綢的傳播,古絲路沿線形成了大量陶瓷作坊,帶動了這些地方產業和社會發展。這說明文化傳播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絲綢特別是瓷器,也改變了世界的生活方式。這是中國的貢獻。另一方面,在漢唐之后,坐式家具傳入中國,也改變了中國的生活方式。從14世紀到17世紀,中國的家具形式融合了本土審美、材料和工藝,達到了審美與實用相結合的完美程度,達到中國古代工藝水平的頂峰,這就是明式家具。這種文化交流、融合會帶來創造性思維,帶來可持續發展,這正是亞洲文化和文明交流的重要出發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丹)
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
從我做起守護文明延續
“文明可以是一個個很具體的物品,一件件很具體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本著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包容的心態來學習、交換、融合、創新,這就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修課。”全國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說。
霍啟剛表示,亞洲文明的希望在青年,文明的責任更在青年,青年應當在文明對話中發揮重要作用,“文明對話的前提是‘知己知彼’,我們不僅要認識自己的文明,還要欣賞別人的文明。亞洲文明,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為世界文明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動力。文明對話的關鍵是‘從我做起’,作為文明的一分子,每個人都具有多重文明屬性,都應該從自我做起,為文明對話貢獻力量”。
霍啟剛表示,亞洲青年要做亞洲文明的守護者。亞洲文明之所以瓜瓞綿延,就在于亞洲人民懂得守護,善于守護。亞洲青年要做亞洲文明的創新者。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就必須不斷創新。亞洲青年要開動腦筋,廣交朋友,大膽嘗鮮,促進亞洲文明在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各領域的融合和創新。亞洲青年應一起積極倡導多元、平等、包容、開放的文明觀,講好亞洲文明故事,為亞洲文明鼓與呼,書寫出更多、更精彩的亞洲文明篇章。
“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文明對話交流、學習互鑒、融合創新的歷史。我們必須為后代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很重要的一種方式,就是我們能夠像今天一樣,坐在一起討論,形成共識,為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共同努力。”霍啟剛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勇)
馬來西亞亞太研究學會會長王琛發:
文明對話需要互鑒互賞
馬來西亞亞太研究學會會長王琛發表示,文明的具體表現是作為文明成果的精神或物質產品。文明對話的客觀條件需要人,需要開放貿易、留學和旅游,讓大家得到利益或消費體會。只有這樣,才可以鼓勵不斷循環的直接或間接接觸。
王琛發表示,他在翻閱《明史》和琉球國古籍《歷代寶案》時發現,明朝的國書常加上一句“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在一些貿易信件中也往往不忘互相問候,特別強調“四海一家”。那時,大家基本上已經認識到,彼此是一個共同體。
王琛發表示,漢朝時馬來西亞東岸有個都元國,在《通典》等書中留下記載。這個國家的名字來自一種海邊銀樹葉,當地人熟悉也傳播其用法,該邦國因此得名。中國人掌握了之后,記載在藥書《南方草物狀》中,后被《齊民要術》轉引,成為中醫藥文化的組成部分。馬來人在討論自身醫藥文明時也需要參考這些中文文獻,這樣無論是對馬來西亞醫藥文化的自信,還是對中醫文化的理解,都加深了。
“這說明文明對話是互相認識和學習的過程,由互相欣賞而促進各自自信。你可能借鑒和引入其他文明元素,豐富和創新自身文明;你也可能從別人的文明中發現對方欣賞你的傳統,替你保存,又讓你重新創新。”王琛發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丹)
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
鼓勵合作塑造美好未來
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表示,當代年輕人是數字原住民,他們通過網絡可以接觸到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對待不同的社會和文化都持有更加開放的心態。
“但是,技術也給年輕人帶來了新的挑戰,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難以區分虛構與現實的世界,互聯網帶來了全新的溝通方式,社交媒體會根據個人偏好推送信息,但這樣也可能會強化他們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傅海燕說。
傅海燕表示,要促進青年健康發展,需要同青年多接觸,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信息,讓他們對國家發展有更大的興趣,也要想辦法為青年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讓他們為了共同利益而努力,積極塑造屬于他們的未來。
傅海燕表示,青年對話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可以讓大家了解青年人的力量和創造力,通過對話,可以看到他們對社會帶來的積極變化。除了發展對話平臺,社會還應當賦予年輕人更多行動的權利。
“我們經常會提醒新加坡的年輕人,他們同時也是亞洲社區的公民,我們會鼓勵他們與其他國家的青年共同合作,我們希望讓新加坡年輕人和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年輕人做好合作的準備。”傅海燕說,“因此,新加坡也鼓勵年輕人參加亞洲的教育交流、服務學習和實習、領導力發展計劃等,我們運用良好的雙邊關系、多邊關系把年輕人送到一些領導力發展平臺上培訓。參加這些項目的年輕人,對中國、東南亞國家的了解變得越來越深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勇)
值得一提的是,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琉璃器中,還有一副琉璃茶碗托子具有明顯的“中國風”,這套琉璃茶具原材料產自域外,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產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題:讓文明照鑒未來——孔子誕生地舉行東西方文明對話 2020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 第六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現場。據了解,本屆尼山論壇下設三個分論題,“東西方古老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及“中國之治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將舉行1場高端對話、2場主旨演講、14場次分組對話以及“青年論壇”。
【編者按】“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來自亞洲47個國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賓,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共聚一堂,共襄盛舉。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闡述關于文明交流的看法與主張,向世界展示中國對促進文明發展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
特朗普15日宣布美國將暫停資助世衛,招致了美國盟友——德國——各界的一致譴責。柏林文明對話研究所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專家貝托爾德·庫恩告訴記者,像世界衛生組織這樣的國際機構有助于協調全球抗疫資源,這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為重要。
2019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9%,這一巨大成就世人有目共睹。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熊奕指出,隨著全球經濟形勢趨于穩定,中國出口有望在2020年全年逐步增長,到年底這一增長率將達到5%左右。
“我們主辦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明、開放、包容的中國”“我們愿同世界各國人民攜起手來,積極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創造人類美好未來而不懈努力”。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人類社會充滿希望。
查理克亞斯認為,當中國出現老子、孔子、墨子、列子、莊子之時,古希臘涌現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2018年11月,希臘國家劇院上演中希雙語話劇《趙氏孤兒》,中方導演聯袂希方演員講述中國古代故事。
當地時間11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夫婦陪同下,參觀雅典衛城博物館。當地時間11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夫婦陪同下,參觀雅典衛城博物館。
徜徉在雅典衛城博物館,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對面是為供奉雅典娜而建的帕特農神廟,穿越千年風雨巍然挺立。舉目遠眺,斷壁殘垣、雕梁畫棟與市井的喧囂并存,咫尺之遙跨越了多少歷史煙云。習近平主席夫婦以參觀雅典衛城博物館作為在希臘訪問的最后一場活動,似在呼應半年前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的邀約“您訪問希臘時,我會帶您去看看希臘的文物”。習主席如約而來。他說,我懷著對文明的尊重和對未來的期許來到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