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6日08:08 來源:大河健康報
5月15日是第26個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題為“科學補碘益智,健康扶貧利民”。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全國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本次調查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調查結果為下一步科學、精準補碘提供了重要依據。
我國缺碘現象仍然存在
一般來說,把水碘值按順序排列后,居于中間位置的數為中位數,如果觀察值有偶數個,則取最中間的兩個數值的平均數作為中位數,以此來代表一個地區的水碘含量。
報告顯示,我國總體的水碘中位數為3.4μg/L,小于10μg/L,且所有省份的水碘中位數都在10μg/L以下。以縣為單位進行統計,85.1%的縣水碘中位數小于10μg/L,83.6%的鄉水碘中位數小于10μg/L。上述事實表明,我國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較低,大部分地區缺碘現象普遍存在,只有通過補碘才能提高我國居民的碘營養水平。
碘是人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微量營養素,如果將甲狀腺比作一個工廠,那么它生產的產品就是甲狀腺激素,而產品所需要的原料就是碘。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預防控制所碘缺乏病研究室李小烽主任表示,生活環境長期缺碘會導致人體碘攝入不足,從而引發碘缺乏病。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大(俗稱“大脖子病”)、以智力障礙及體格發育低下為主要特征的克汀病、亞克汀病、單純性聾啞、胎兒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主要發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環境,具有明顯的地方性。
據了解,我省于1995年開始實施現代工業化的全省居民食鹽加碘工作,逐步實行對全省居民供應食用碘鹽。近幾年的調查顯示,河南省兒童地方性甲狀腺腫大率穩定在5%以下,反映居民碘營養狀況的尿碘水平趨于合理,24年來未發現新發地方性克汀病病人。我省的碘缺乏病已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消除階段。
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屬于缺碘地區,全省飲用水水碘含量為9.2μg/L,總體屬于缺碘狀況。也有部分地區(行政村)飲水碘含量較高(大于100μg/L),屬于水源性高碘地區。缺碘地區需要持續食用合格碘鹽,高碘地區居民應食用無碘食鹽,以保證健康。
這樣做預防碘缺乏病最可行
按照國家《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及《河南省“十三五”地方病防治規劃》(簡稱規劃)要求,我省所有縣(市、區)要在2020年底實現消除碘缺乏病。
2018年,河南省開展了碘缺乏病規劃中期考評??荚u結果表明: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偏低,不同地區居民碘營養水平不平衡。
據李小烽主任介紹,河南省規定,加碘食鹽中碘含量(以碘元素計)在21mg/kg~39mg/kg范圍內的被稱為合格碘鹽。建議大家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合格碘鹽。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誤認為,海帶、紫菜等海產品的碘含量較高,食用海產品就無需再食用碘鹽;甲狀腺癌高發與吃碘鹽有關……為此,李小烽主任進行了回應。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碘推薦攝入量,1~10歲兒童平均每日碘攝入量為90微克,普通成年人平均每日碘攝入量為120微克,而孕婦平均每日碘攝入量為230微克。李主任表示,盡管居民的餐桌上有一些富碘食物,但是,是否仍需攝入加碘鹽與富碘食物的食用頻率和食用量有關。如果成年人平均每天從食物及飲用水中攝入的碘按40微克計,5歲兒童從食物本身及飲用水中攝入的碘按30微克計,其他所需的碘則要來自碘鹽。
至于補碘導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高的說法,也是不科學的。李小烽主任解釋道,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食用碘鹽或碘攝入量增加與甲狀腺癌的發生相關。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一是醫學技術發展迅猛,過去的儀器或許只能發現1厘米大小的腫瘤,而隨著現代超聲儀器敏感性的增強、高分辨率B超的廣泛應用,可以發現2毫米甚至更小的腫瘤。二是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增加了篩查頻度,提高了檢出率。
建議高碘地區居民選擇未加碘食鹽
與缺碘地區對應的是高碘地區,調查顯示,我省的高碘地區主要分布在商丘、濮陽、開封、新鄉和周口等市,占全省總人口的15%左右。水碘在100μg/L以上且甲腫率>5%的地區為“高碘病區”。
李小烽主任建議,衛生部門要通過動態調查,根據飲水水源、飲水碘含量及人群碘營養水平情況,適時公布不同地區飲用水碘含量,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補碘”的原則,調整高碘地區范圍,鹽業部門則需要統一安排供應無碘食鹽供居民食用,而處在高碘病區的居民,除了食用未加碘食鹽外,還需要當地的相關部門落實改水工程,通過打井改水等一系列措施來降低該地區的水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