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8日12:24 來源:大洋網
宋勇輝從果農變身農業經理人。
大洋網訊 通過手機,氣定神閑地調配著多個農場的無花果、桑葚等水果,回應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和消費者,隨時準備為遠方的市場包裝運輸預訂的農產品,這是廣東英德“新農人”宋勇輝如今每天的例常工作。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端的興起,傳統農業領域的生存發展也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一方面,“面朝黃土背朝天”不再是農民的傳統符號,“新農人”們借助互聯網和移動端電商渠道,走出了一條觸網潮流的致富門路;另一方面,一些城里人也看到農業領域廣袤無垠的發展空間,走出都市下到農田,為農產品進城進行著方方面面的努力。
無論是“新農人”還是投身農業的城里人,他們都可以說是新興成長起來的農業經理人。是他們,整合了農產品生產、包裝到運輸的環節,打通了農產品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的消費瓶頸。
果農變身經理人:讓清遠水果南下北上
45歲的宋勇輝是在英德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在未接觸電商前,為了脫貧,一直以來苦心經營自己的果場,然而因為交通閉塞,信息不暢,看著自家果場和周邊其他果農種植的楊桃、龍眼、黃皮等水果因銷路不暢順而堆積在田間,慢慢變質腐爛,他心急如焚,卻又苦無良策。
在接觸電商之前,一直務農的宋勇輝做夢也沒想過,把農產品加工后通過電商出售,不僅有效地預防農作物爛在田間地頭,還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一元錢的紅薯制作成紅薯干后,網上可以賣到15元/斤。”他說。
說起宋勇輝的觸網經歷,還得從清遠農村電商逐步深入基層鄉村戰略說起。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英德市精心培育了一批業務素質優秀的“農村電商領頭人”,服務于各村級服務站。2013年7月,宋勇輝報名參加了清遠市舉辦的電子商務培訓班。“在培訓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物流、網購的神奇作用,農產品資訊可以瞬間翻越千山萬水,傳遞到千家萬戶,讓我看到了深耕農業的新希望。”大數據降臨農村,宋勇輝忽然覺得,眼前的重重大山不再是道道關卡,而是一座座金山。
2014年1月,宋勇輝傾其所有組建了一個團隊,投資20多萬元經營了2家天貓店。2015年初,宋勇輝又牽頭組建了英德市果康源農民專業合作社并擔任理事長,開始帶領周邊農民致富奔小康。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38戶社員種植了200多畝無花果、桑葚,還有120戶周邊村民種植了300多畝紅薯。
到2015年上半年,合作銷售總額達100萬元,楊桃的銷售量達到5萬多斤。通過整合水果產地,扶持農戶,合作社在英德市英紅鎮云嶺發展了500畝種植基地,主要經營產品有無花果種苗和優質火龍果種苗,龍眼、黃皮、檸檬、楊桃等熱帶水果。一路走來,如今宋勇輝和他的團隊已經掌握了多個農業基地的貨源,打通了不同層面的電商銷售渠道,初步實現了“讓清遠的水果南下北上,熱銷全國各地”的小目標。
“金牌賣家”:楊桃銷量創下全網第一
“早些年,由于供求信息不對稱,以前楊桃5毛錢一斤都少人問津;如今通過淘寶網,價格增長十幾倍還供不應求。”宋勇輝說。
英德市英紅鎮云嶺街,緊鄰廣清特別合作區,交通便利,空氣清新,土地肥沃,是宋勇輝的家鄉。與以往深山水果豐產不豐收的時代不同,現在,網絡平臺猶如無形的超市輻射到每個消費者的餐桌,人們通過快手、抖音、淘寶等窗口,動動手指,就可與宋勇輝的新農合機構取得聯系,直觀感受到水果的香、鮮、形,看到水果的生長環境,還可以直接商定價格,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的麻煩。
通過與鄉親們一起抱團發展,走線下生產、線上銷售的電子商務新路子,宋勇輝和他的團隊通過淘寶網,創造了銷售楊桃排名全網第一,月營業額突破幾十萬元,成為淘寶網楊桃銷售最紅的“掌柜”的奇跡,先后五次獲授淘寶網“金牌賣家”殊榮。
基地+電商的模式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創造了一條新路子,如今,英德市“村淘項目”直接創造就業崗位超過600個,183位農村淘寶合伙人月均收入超過4000元,300多位淘幫手人員月均收入超過2500元。宋勇輝因此也摘得“廣東百佳新型職業農民”等榮譽。
江樹鋒對農產品進行質量把關。
城里人投身農業:助農民變身“種植匠”
江樹鋒2011年畢業于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專業。畢業后在涉農媒體做過五年記者后,江樹鋒進入一家互聯網涉農企業成為一名職業的農業經理人。
工作原因,江樹鋒要經常出差農村,主要是在廣東的柚子、荔枝、柑桔、火龍果、水稻、木耳等農產品產區,把控農產品品質、策劃和傳播農產品品牌,把農產品賣出去。
在農村,江樹鋒一天的例常生活基本是這樣的:早上去農場拍照、錄視頻,看農民是否按和公司商量好的方法生產,生產中有什么問題,幫他們解決。晚上也在農場和農民聊天,和他們達成“做好標準化優質農產品”的共識。
和農戶溝通農產品的品質安全標準可不是一件容易活,比如水果的外觀、大小、成熟度,達到什么標準要求才能發貨,事無巨細都要一一把關。即使溝通標準后,在發貨時也要在現場做品控,一是進行質量把關,二是現場解決農民的問題。“剛開始的時候,自己在貢柑果園住了一個多月盯品控,也曾在柚子倉庫住了一個多月,把控柚子的發貨。”江樹鋒說。
江樹鋒和他的伙伴們這幾年在實施一個叫“廣東種植匠培育計劃”的項目,種植匠是指在種植領域具有匠心、精益求精、追求農產品卓越品質的人。項目在各地挖掘種植匠,免費幫他們打造品牌、提升生產技術和做宣傳推廣,還幫他們把產品賣出去。
如今,江樹鋒所在團隊已經在柚子、水稻、火龍果、水果玉米、柑桔、荔枝等幾個作物領域評選了十幾名種植匠,項目還在繼續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現在是項目指導單位。
心聲:能吃苦還要有專業技能
今年,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宋勇輝又把目光投向了觀光農業,打算發展農家樂,進行果園現場旅游采摘和實體批發。很快,他的桑葚種植基地將迎來今年首批游玩采摘的客人,他的電商平臺也將同時推送,開啟新一輪水果線上銷售。
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宋勇輝表示,從事電商對于農民來講還是有一定門檻,必須得有加工廠和冷庫,這些投入需要大量資金,所以從事農村電商還需要謹慎對待。特別是保鮮這塊,選中的產品應該可以通過加工后保證全年可銷售,像紅薯干、無花果等。此外,培養自己的銷售經營團隊也十分重要,比如農產品及服務的相關圖片、視頻、文字信息采集,品牌文化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能。
江樹鋒稱,相對其他行業,剛入行的時候農業領域待遇一般,還要求能吃苦。如果能沉下心來做好,月薪兩三萬元以上沒問題。“企業也愿意多給錢招優秀人才,但現狀是人才基數太少,整體高質素的從業人員不多。”目前農業職業經理人的缺口還是很大。
江樹鋒稱,目前廣東農業產業發展趨勢很好,越來越多人認可農業,許多年輕人紛紛投身農業。目前全省在推進建設品牌農業,粵港澳大灣區更是積極推動農業發展,從政府到企業、個人都在打造“粵字號”品牌農業。
統籌:廣報全媒體記者林燕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曹菁、肖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