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5日10: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題:“五一”小長假:旅游市場火爆 鐵路單日旅客量創新高
新華社記者
今年“五一”小長假延長至4天,全國鐵路客流持續保持高位運行。4月30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313.5萬人次,5月1日達到1724.3萬人次,創鐵路單日旅客量歷史新高。
景區開啟“人海模式” 旅游市場持續火爆
北京世園局4日發布,5月1日至4日11時,世園會園區累計接待游客近32.7萬人次。其中,“四館一劇場”累計接待游客73.4萬余人次,其中國際館最為紅火,累計接待游客24.1萬余人次。
記者在世園會園區看到,在中國館、國際館等核心場館及一些熱門展園展館外,游客們排起長隊等待進入參觀。為應對游園高峰,園區全力保障游客入園、游園便捷。4大主要場館啟動單向游覽路線,為老人兒童等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北京市接待旅游總人數為685.1萬人次,游客接待量排名前五名的景區是:王府井、南鑼鼓巷、什剎海風景區、前門大街、故宮博物院。
“五一”小長假期間,大批游客來到南京中山陵景區參觀游覽,景區小長假首日共接待游客16.5萬人次,第二日22.5萬人次……隨著景區預約制的推行,“人海模式”下景區井然有序。
在江蘇,鄉村游再次刷爆了廣大游客的“朋友圈”。在南京江寧區,很多游客走進湯山七坊,磨豆腐、制豆漿,體驗傳統小作坊的“手工味道”,在田間地頭找回“自然的味道”。游客陳先生趁著小長假帶全家人來到水鄉,“一邊看看小橋流水,一邊聽聽鳥鳴蟲叫,放松一下心情,感受下大自然,這種感覺非常好”。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華山等陜西熱門景區均采取限流等措施控制客流量。兵馬俑博物館景區通過多渠道通報限流信息,并采取提前開館、延時閉館、分流游客至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驪山園景區免費參觀的措施保證游覽有序進行。
巴山腳下,陜西嵐皋縣當地居民在百米長街排放32張八仙桌,桌上擺放著辣子雞、洋芋粑粑、雞蛋餃子等12道當地特色美食。秀麗的青山綠水,濃郁的巴蜀文化,讓眾多省內外游客流連忘返。
夜間消費、品牌消費、休閑消費成市場熱點
“全民出游”的旅游市場給全國各地帶來了消費市場的火爆。
據北京市商務部門數據分析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北京夜間消費持續升溫,消費市場繁榮活躍。王府井、三里屯和青年路等區域18點至次日早上6點夜間消費十分活躍,餐飲消費同比增長達51.3%,客單價在100元左右,小吃快餐、飲品、燒烤等品類最受歡迎;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同比增長15%以上。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4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1日至3日,上海386家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36.5億元。遍布上海各區的紅火消費場景,特別是外來游客數量與消費雙增長,消費占比明顯提升,顯示出“上海購物”品牌效應持續放大。
據銀聯商務大數據監測,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上海消費金額排名前三的商圈依次為南京西路、南京東路和陸家嘴,均為市級核心商圈,外來游客消費次數高達278.3萬人次,發生消費43.8億元。
除了舉家出行,家庭團聚、旅游快餐、特色餐飲成為節日餐飲市場的主旋律,特色小吃、火鍋、鮮魚和農家菜廣受歡迎。南京市商務局對全市重點超市、百貨、家電、餐飲等40余家商貿企業的監測顯示,假期4天,累計銷售額達32.18億元,同比增長23.61%。
預計發送1667萬人次 鐵路返程迎高峰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消息,全國鐵路客流4日迎來返程高峰,預計發送旅客1667萬人次,加開旅客列車888列。
為滿足返程高峰期旅客出行需求,鐵路部門增加運輸能力,加開旅客列車,優化運輸組織,服務廣大旅客便捷出行。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增開去往北京、廣州、漢口、南昌、鄭州等熱門方向直通旅客列車29列,去往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溫州等方向管內旅客列車216列。廣州局集團公司加開湖南至廣州,潮汕至廣州、深圳,湛江至廣州等熱門方向列車117列。成都局集團公司加開峨眉山到西安北、成都東到漢中等方向的“景區直通動車”5列,服務景區游客返程一站直達。沈陽局集團公司在沈陽、長春前往北京、天津方向加開中長途直通臨客8列,沈陽前往大連、阜新,長春前往松原、吉林等方向加開中短途臨客86列。
為給廣大旅客打造體驗更好的旅行生活,沈陽局集團公司在沈陽站、沈陽北站等客流較大車站新增微信、支付寶、銀聯卡、閃付支付等快捷購票付款方式,新設置“順手寄”快遞服務。西安局集團公司加強與西安地鐵公司聯系,延長部分地鐵線路運行時間,方便旅客中轉。(記者樊曦、魏夢佳、吉寧、張漫子、邵瑞、洪可潤、吳宇、潘曄 )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數據顯示,十一長假過后,全國瘦肉型生豬的出欄均價跌破每公斤32元,為四個月以來的最低。農信互聯生豬分析師夏晨豐指出,供給端的上升和消費端的下降兩邊作用拉低了肉價,短期內豬價仍有一定下跌空間。
在這個超長黃金周里,各地小伙伴紛紛走出家門,種種“報復性消費”點燃了國內旅游、餐飲、電影等多個市場。外媒紛紛刊文,表示“這是中國從疫情中恢復的明確信號”。見多了外媒對中國的歪曲報道,突然看到這樣大規模的贊美,還真有點不習慣。
如我們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緊急通知,對青島入鄭返鄭人員全面排查并進行核酸檢測排查并進行核酸檢測。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消費者重視產品質量,更重視消費過程中的服務質量。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問題,亟待改善服務細節,提升服務水平,釋放出消費拉動經濟“這駕馬車”的巨大能量,穩步推進經濟回升。
8天,全省接待游客7234.98萬人次,位居全國前列;實現旅游收入360.71億元,消費呈現恢復性增長。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共接待游客38萬人次,營收8900萬元,比去年假期增長635%…… 鄉村游成為我省“雙節”旅游主角,全省鄉村游人數占全部游客的75%以上。
【簡介】國慶中秋8天假期,人們的旅游消費信心顯著增強,旅游消費規模相比節前大幅增長。文化和旅游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
分析人士認為,在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的當下,中國有效控制了疫情,隨之而來的人員流動、衣食住行等將持續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能,進一步拉動經濟全面復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武漢消費回暖具有重要象征意義,代表中國民眾已基本走出疫情陰霾,消費市場進入正常狀態。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是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第一個長假。“兩降則是指高速公路日均流量有所下降和擁堵緩行收費站數量大幅下降,公眾主動錯峰、出行更趨理性。
趕趟看幾場電影,用消費券購購物吃吃飯,再去周邊玩兩天,在這個“超長假期”里,被疫情壓抑的消費熱情旺盛回歸?!暗靡嬗谖覈鴱娪辛Φ囊咔榉揽卮胧?,人們正逐漸回歸正常假期模式,消費潛能進一步激發。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往來的游客絡繹不絕;在安徽黃山,登山游客排起長龍;在湖北黃鶴樓景區,每日游覽游客全部約滿……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國慶中秋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