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4日10:4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云
說起長城,每個人都不會陌生。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經典詩篇,而自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后,萬里長城已經成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
2019北京世園會又被稱作“長城腳下的世園會”,園區與延慶八達嶺長城相距僅十余公里。站在八達嶺古長城東段向北眺望,可以看見園區內的最高建筑永寧閣。雄偉壯闊的萬里長城與古樸恢宏的仿古閣樓遙相呼應,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徐徐展開。
北京世園會園區永寧閣和遠處的海坨山。新華社發
延慶長城分布179.2公里,按材質可分為磚石長城、石長城、土長城等類型,其中有明確記載、規模最為宏大、時間延續最長的是明代修筑的長城。延慶明代長城較其他地區而言,在保留歷史原貌的同時,呈現出形制多樣、遺存豐富、多層防御等特點,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在延慶區文物管理所副所長于海寬眼里,整個延慶區好比是一座“活的長城博物館”。
“延慶在明代最多時有108座城堡,現存的有42座。”于海寬介紹,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2.8億余元,修繕長城墻體18488延米、敵臺31座,對10座城堡進行了局部搶險。計劃利用5年時間,進一步提高各類長城的修繕率,使沿線古村落、城堡、烽火臺的險情得到較好控制。
“長城在歷史上是北方的軍事屏障,如今已經發展成延慶重要的生態屏障。長城的‘陽剛’與世園會的‘柔美’共同呈現在媯川大地上,是一道亮麗而獨特的風景線。”延慶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趙超說。
不少遠道而來的游客,在欣賞世園會之余,對延慶豐富的文旅資源也萌發了濃厚興趣,土長城、水關長城等被許多人列入打卡名單。為了更好地服務游客,延慶適時推出12條精品旅游線路以及4條區域旅游專線公交,在住宿、餐飲、安保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當下,延慶區立足區域內長城資源稟賦,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正在著力打造長城文化帶,提出構建“一核、兩域、三線、四區”的空間發展格局,著力打造長城遺產保護、修復長城生態環境、長城文化挖掘與傳播、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長城產業發展、長城村落保護與建設等重點項目。
無論是正在召開的北京世園會,還是2022年將要舉辦的冬奧會,都和長城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趙超說:“我們現在介紹世園會時會說‘長城腳下的世園會’,在介紹冬奧會時會說歡迎大家來延慶‘過大年、爬長城、看冬奧’,長城已經成為中國國際交往的‘金名片’,也是延慶承辦一系列世界級盛會的文化起點。”
《光明日報》(2019年05月04日 05版)
” 2019年4月28日晚,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的重要講話,向世界傳遞中國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和信心,發出全球攜手共建美麗地球家園的中國邀約。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2019年4月28日晚,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的重要講話,向世界傳遞中國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和信心,發出全球攜手共建美麗地球家園的中國邀約。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之一,“世園之家”家風建設創新宣傳形式,通過唱紅歌活動,了解歌曲時代背景,成風化人。延慶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賀利指出:“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精準對接,職能部門需從群眾需求出發,制定全年工作方案。
國際展覽局第166次全體大會2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對記者表示,北京世園會精彩絕倫,取得巨大成功,是園藝博覽會歷史上最好的一屆盛會。
國際展覽局第166次全體大會2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對記者表示,北京世園會精彩絕倫,取得巨大成功,是園藝博覽會歷史上最好的一屆盛會。
閉幕11天,我們又要與北京世園會重逢了。今起,2019北京世園會園區室外部分將重新開放。
閉幕11天,我們又要與北京世園會重逢了。今起,2019北京世園會園區室外部分將重新開放。
10月9日晚,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收獲的禮贊”中華麗落幕。各國際參展方普遍認為,北京世園會生動詮釋“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的主題,在世界園藝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國印記”,成為辦好今后A1類世園會的“標桿”。
當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閉幕式在北京舉行。北京世園會所闡釋的綠色發展理念,正向世界各個角落傳遞,將激發出更多“綠色能量”。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圓滿閉幕
10月9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落下帷幕。世園會開園期間接待各類入園參觀人數達934萬人次,北京世園會會期共舉辦3284場中西交融、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吸引觀眾310多萬人次,吸引國際友人20萬余人次。故此,我們越是禮贊北京世園會,越是得享綠色發展成果,就越有動力毫不動搖地建設生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