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3日08:31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省青年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
本規劃所指的青年,年齡范圍是14—35周歲(規劃中涉及婚姻、就業、未成年人保護等領域時,年齡界限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序言
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青年發展事業放在重要位置謀劃、部署和推動,全省青年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績。青年的思想政治面貌總體積極向上,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對中原更加出彩的目標高度認同;青年的基本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青年群體文明程度不斷提升;教育事業長足發展,青壯年人口文盲基本消除,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青年發展權益得到更好維護;青年的創新能力、創業活力不斷增強,青年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在服務大局、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著自身的成長發展。
青年是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全省各項事業要發展,青年首先要發展。必須清醒認識到,我省青年發展事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廣大青年的新期待相比,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青年思想教育的時代性、實效性有待增強,用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青年,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任務尤為緊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有待改進;青年體質健康水平亟待提高,部分青年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凸顯;青年社會教育和實踐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提高教育質量的任務仍十分艱巨;青年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影響就業公平的障礙有待進一步破除;青年創業創新的熱情有待進一步激發,鼓勵青年創業創新的政策和社會環境需要不斷優化;人口結構的新特點新變化使得青年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在婚戀交友、租房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需要更多關心和幫助,對青少年群體的人文關懷機制還需要完善;青年的政治參與渠道需要進一步拓寬;青年組織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青年發展工作的體制機制還不完善,各方面共同推進青年發展的合力有待進一步形成。
要把青年發展擺在我省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整體思考、科學規劃、全面推進,努力形成青年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生動局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指導思想、根本遵循、總體目標
1.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管青年原則,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充分照顧青年的特點和利益,優化青年成長環境,服務青年緊迫需求,維護青年發展權益,促進青年全面發展,引導全省青年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學的氛圍、嚴的氛圍、干的氛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牢記青春使命、奮發務實進取,更好地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實現中原更加出彩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2.根本遵循。堅持馬克思主義青年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運動方向,全面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青年工作的決策部署,引導廣大青年堅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有力傳播者,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堅持以青年為本,尊重青年主體地位,把服務與成才緊密結合,讓青年有更多獲得感,促進青年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實現全面發展;堅持激發青年建功新時代的內生動力和奮斗熱情,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堅持全局視野,從戰略高度看待青年發展事業,黨委加強領導,政府、群團組織、社會等各方面協同施策,共同營造有利于青年發展的良好環境。
3.總體目標。到2020年,我省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廣大青年思想政治素養和全面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生動實踐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到2025年,我省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更加完善,廣大青年思想政治素養和全面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廣大青年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不斷成長為志存高遠、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開拓,堪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歷史重任的有生力量。
二、發展領域、發展目標、發展措施
(一)青年思想道德
發展目標:廣大青年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堅定,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質進一步提高,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的思想共識不斷凝聚,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更加鞏固。
發展措施:
1.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在廣大青年中加強和改進理論武裝工作。廣泛持續深入開展“青年大學習”行動,引導廣大青年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筑強大精神支柱;深入開展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學習宣傳教育,引導廣大青年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青年衷心擁護的發展道路,使共產主義成為青年矢志追求的遠大理想,使中國夢成為青年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增進青年對黨的信賴、信念、信心。實施“河南青年講師團”計劃,組織廣大青年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引導廣大青年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問題,堅定正確政治方向。注重加強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和實踐養成,引導廣大青年增強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自覺把人生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深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持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對青年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宣傳教育,注意防止宗教觀念影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在青年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青年志愿者專項行動,引導青年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青年的堅定信念,外化為青年的自覺行動。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引導青年學習了解黨史國史、近現代史和改革開放史,繼承五四運動以來的革命文化傳統,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自覺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引導青年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年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實踐教育,引導青年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腳踏實地修好品德,積極倡導和培育誠信品格,在引領社會文明新風中發揮積極作用。突出典型引路,挖掘五四獎章獲得者、優秀共青團員、見義勇為青年英雄等可信可親可學的典型,用他們的先進事跡激勵青年。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推動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抵制宗教極端思想,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共同維護祖國統一和各民族繁榮發展。開展青年國防教育,推動軍地青年共建共育,教育適齡青年自覺履行兵役義務。
3.分類開展青年思想教育和引導。面向中學中職學生,加強儀式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他們從小確立遠大志向,培養愛社會主義的感情。面向大學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引領,引導他們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面向企業青年,廣泛開展崗位建功活動,引導他們正確看待個人、企業、社會、國家的關系,以積極、務實、理性的態度面對職業生涯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面向進城務工青年,注重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子女就學、醫療保障等實際問題相結合,在排憂解難、傳遞關懷中引導他們心向黨和政府、矢志拼搏奮斗。面向農村青年,廣泛宣傳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農業農村發展新政策新變化新機遇,引導他們樹立“農村天地廣闊、青年大有可為”的思想認識。面向簽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獨立制片人、獨立演員歌手、自由美術工作者和新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等自由職業者、新興群體中的青年,把握新時代、新青年、新組織的特征,注重價值引導,使之成為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4.強化網上思想引領。把互聯網作為開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進駐青年聚集的各類網絡空間,形成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新媒體矩陣,團結、帶動和壯大網上積極力量,大力開展網絡素養教育,實施“青年好聲音”系列網絡文化行動,積極傳播依法、文明、理性的上網理念,引導青年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堅持把網絡輿論引導作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關鍵抓手,針對網上各類錯誤言論和現象,敢發聲、善斗爭。提升網絡輿情分析和引導能力,疏導青年情緒,澄清誤解和謠言,引導青年形成正確認知。廣泛開展青年網絡文明志愿者行動,組織動員廣大青年注冊成為網絡文明志愿者,參與監督和遏止網上各種違法和不良信息傳播。完善相關制度法規,依托大數據技術,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為青年健康成長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二)青年教育
發展目標:青年受教育權利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逐步實現,教育公平程度明顯提升。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5年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以上。
發展措施:
1.提高學校育人質量。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學校教育全過程。改善課堂教學,調動青年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完善知識結構,培養創新興趣和科學素養。科學設計開展實踐育人活動,發揮高校共青團在“第二課堂”中的獨特作用,深入實施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了解社會、提升綜合素質。豐富學生創新實踐平臺,深入開展“挑戰杯”競賽、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評選等活動,支持培育學生科技創新社團,營造校園科技創新氛圍,為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探索提供必要條件。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辦好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嚴格教師準入制度,深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建設,創造和諧優美校園環境。在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高等學校加強青年學研究。將學校共青團、少先隊工作納入教育督導。
2.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資源,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加大公共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的傾斜力度。縮小城鄉、區域、校際教育資源配置差距。大力實施科教興豫戰略,以教育現代化為統領,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加大職業教育扶持力度。優化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構建更具創新引領力的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積極爭取“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爭取重點高校優質生源計劃,鼓勵和支持省外本科院校擴大在豫招生規模。組織實施好國家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地方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和農村學生單獨招生專項計劃。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監管,構建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有序發展的長效機制。完善貧困家庭學生、進城務工青年和殘疾青年等特殊青年群體幫扶救助機制,進一步健全教育資助體系,精準識別資助對象、適時調整資助標準、優先保障特殊困難群體,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政策。
3.強化社會實踐教育。完善扶持政策,加大經費投入,加強青年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鼓勵機關、軍隊、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為有組織的青年社會實踐提供幫助和便利。在青年中廣泛開展科普教育和群眾性科技創新活動,引導廣大青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廣泛開展大中專學生“三下鄉”、志愿服務、考察交流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社會、鍛煉本領、堅定理想信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年誠信宣傳教育活動,推進青年信用體系建設,逐步應用到青年入學、就業、創業等領域,引導青年踐行誠信理念。
4.創造青年終身學習的良好環境。全面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理念、知識和方法,實現家庭教育對優秀傳統文化、愛國主義、社會責任、生活技能、勤儉美德、自律能力的基礎性培養。大力發展繼續教育,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開展師生互動式、同伴共享式技能學習培訓。加大青年社會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投入機制。創造社會教育良好環境,規劃青年成長成才各個環節的教育需求,統籌協調文化、出版、影視、網絡等資源,實現對青年教育空間的全覆蓋。構建并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加快數字化學習資源開發,完善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鼓勵和支持建設線上線下學習平臺,特別是充分利用新媒體為青年提供更廣泛的學習途徑,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培訓體系。
5.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合作辦學管理,支持我省高校與境外大學合作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組織實施一批培養急需人才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實施“中原千人計劃”(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項目。認真落實人才強省戰略,統籌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領域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對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加大教育、科技和其他各類人才工程項目對青年人才培養支持力度。改革完善青年人才管理體制,創新青年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實施“科技人才舉薦提升行動”和“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善于發現、重點支持、放手使用青年優秀人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青年人才創新創造。鼓勵和支持青年人才參與戰略前沿領域研究,著力培養一批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堅持自主培養開發與海外引進并舉,用好國內優秀人才,吸引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和急需緊缺青年專門人才。
(三)青年健康
發展目標:持續提升青年營養健康水平和體質健康水平,青年體質達標率不低于90%;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青年心理健康輔導和服務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引領青年積極投身健康中原建設。
發展措施:
1.提高青年體質健康水平。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嚴格執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將增強青少年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工作考核體系,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績效評估和行政問責。組織青年廣泛參與全民健身運動,培養體育運動愛好,提升身體素質,掌握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在城鄉社區建設更多適應青年特點的體育設施和場所,配備充足的體育器材,方便青年就近就便開展健身運動。開展青年體質監測,加強對青年運動健身的科學指導。鼓勵和支持青年體育類社會組織發展,帶動更多青年培養體育興趣和愛好。
2.加強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注重加強對青年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促進青年身心和諧發展,指導青年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加強對不同青年群體社會心態和群體情緒的研究、管控、疏導,引導青年形成合理預期,主動防范和化解群體性社會風險。加強青年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普及,提高心理衛生知曉率。支持各級各類青年專業心理輔導機構和社會組織建設,大力培養青年心理輔導專業人才。重點抓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學和職業學校普遍設置心理健康輔導咨詢室,有條件的學校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加強心理咨詢、情緒疏導。構建和完善青年心理問題高危人群預警及干預機制。加強源頭預防,及時識別青年心理問題高危人群,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或緩解青年在學業、職業、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壓力。
3.提高各類青年群體健康水平。重視服務殘疾青年的專業康復訓練,加強器材、場所等配套保障,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解決農村地區、貧困地區青年學生的營養健康問題。引導高校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做好青年職業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重點開展塵肺病、職業性化學中毒、職業性噪聲聾等職業病監測,加強青年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大幅度降低在職青年職業病發生率。關注進城務工青年、企業青年員工健康狀況,開展健康監測。動員社會力量,通過志愿服務、慈善捐助等形式為青年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服務。
4.加強青年健康促進工作。編撰和出版有關生命教育的讀物,引導青年尊重生命、熱愛生活。定期組織青年參與公共場所安全演練,開展災害逃生、傷害自護、防恐自救、互助互救等體驗教育,增強青年在應對突發性事件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積極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廣大青年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加強運動、合理膳食、控煙限酒。開展無煙環境建設,推進公共場所全面禁煙活動。完善艾滋病和性病的防治工作機制,針對重點青年群體加強宣傳教育,推廣有效的干預措施,切實降低艾滋病和性病發生率。做好禁毒宣傳教育工作,提高青年群體尤其是青年學生群體對毒品及其危害性的認識。強化對娛樂場所的監管,嚴厲打擊吸毒販毒、賣淫嫖娼等違法犯罪行為。
(四)青年婚戀
發展目標:青年婚戀觀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青年的相關法定權利得到更好保障。
發展措施:
1.加強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和引導。將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強化青年對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發揮輿論宣傳作用,引導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倡導結婚登記頒證、集體婚禮等文明節儉的婚慶禮儀,引導青年抵制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傳承優良家教家風,培育家庭文明。加強青年敬老、養老、助老道德建設,大力弘揚孝敬老人的傳統美德。
2.切實服務青年婚戀交友。支持開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動,重點做好大齡未婚青年等群體的婚姻服務工作。規范已有的社會化青年交友信息平臺,打造一批誠信度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臺。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的作用,為青年婚戀交友提供便利條件。
3.開展青年性健康教育和優生優育宣傳教育。在青年中加強對國家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的宣傳教育,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加大對性知識的普及力度,在有條件的學校推廣性健康和婚前保健課程,加強專兼職性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預防和減少不當性行為對青年造成的傷害,大幅度降低意外妊娠的發生率。大力弘揚以“婚育文明、性別平等;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為核心的婚育文化,堅決抵制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行為。加大對適齡青年的婚育輔導力度,加大適齡青年婚前檢查、孕前檢查和產前檢查的普及力度。
4.保障青年在孕期、產假、哺乳期期間享有的法定權益。全面落實女性青年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期間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嚴厲查處就業性別歧視、違反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等違法行為。保障男性青年陪產假(生育護理假)。
(五)青年就業創業
發展目標:青年就業比較充分,高校畢業生就業保持在較高水平;青年就業權利保障更加完善,青年的薪資待遇、勞動保護、社會保險等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青年創業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創業活力明顯提升。
發展措施:
1.完善促進青年就業創業政策措施。根據就業形勢和就業工作重點變化,加強就業政策與產業、貿易、財稅、金融等政策的協調,進一步完善積極就業政策。發揮公共財政促進青年就業作用,完善落實財政金融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青年創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扶持發展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小微企業,吸納青年就業。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促進青年自主就業,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進一步完善青年創業就業配套政策及法規。積極推進創業帶動就業,落實鼓勵青年創業的稅收優惠、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資金補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改善創業環境,形成創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加強就業統計工作,健全青年就業統計指標體系。
2.加強青年就業服務。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計劃。完善就業見習管理制度,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和業務內容的就業見習崗位。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完善服務功能,把有就業意愿的青年全部納入服務范圍,全面落實免費公共就業服務,對就業困難青年提供就業援助,幫助長期失業青年就業。創新就業信息服務方式方法,注重運用互聯網技術打造適合青年特點的就業服務模式。加強青年職業技能培訓,健全面向青年的勞動預備制培訓計劃,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為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就業信息、就業見習、就業幫扶等服務。開展青年農民工就業指導和就業技能、勞動保護、安全生產等培訓,實施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為有創業意愿的青年農民工提供創業培訓。開展青年重點群體職業培訓,加大貧困家庭子女、青年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青年軍人和殘疾青年等勞動者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力度,按規定提供培訓補貼,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符合條件的農村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員給予生活補貼。
3.推動青年投身創新創業實踐。深入開展“創出彩”河南青年創新創業創優行動。完善創業服務鏈條,搭建青年創業人才的匯聚平臺,強化青年創業導師團隊建設,繼續開展普及型培訓和“一對一”輔導相結合的創業培訓活動,幫助青年增強創業意識、增進創業本領。搭建創業基地、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各類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完善政策咨詢、融資服務、跟蹤扶持、公益場地等孵化功能。加大青年創業金融服務落地力度,優化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支持創業擔保貸款發展,拓寬股權投資等直接融資渠道。支持青年創業類基金發展,發揮好各類扶持創業的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解決青年創業融資難題。落實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建設青年創業項目展示和資源對接平臺,搭建青年創業信息公共服務網絡,辦好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展交會、博覽會等品牌活動。著力培育服務青年創業的社會組織,建設專業化的服務隊伍和服務實體。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落實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建立健全教學與實踐相融合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顯著提升青年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深入實施青年電商培育工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培養計劃,抓好政策宣傳、經驗推廣、典型引領工作,激發農村青年創業活力,為鄉村振興培育有生力量。加強對留學回國創業青年的服務,幫助他們了解省內信息、熟悉創業環境、交流創業經驗、獲得政策扶持。推動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更好激發青年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
4.加強青年就業權益保障。完善青年就業、勞動保障權益保護機制,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訴訟、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工作力度,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積極促進女性青年公平就業,及時發現和解決侵權行為,規范招人用人制度,營造公平就業環境。完善失業保險、社會救助與就業的聯動機制。
(六)青年文化
發展目標:更好引導青年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汲取以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為代表的優秀中原文化營養。青年文化活動更加豐富,文化精品不斷增多,傳播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服務設施、機構和體制更加健全。青年對提升中原文化軟實力貢獻率顯著提高。
發展措施:
1.加強青年文化精品創作生產。實施青年文化精品工程,積極搭建產品創作、展示、傳播平臺,鼓勵文化機構、文藝工作者特別是青年文化人才,創作生產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文化精品,弘揚主旋律、引領新風尚、傳播正能量。引領網絡文化,保護網絡文化知識產權,扶持高質量網絡文化產品生產,加強微電影、動漫、游戲等內容創作創新,提升體現時代精神、弘揚真善美、青年喜聞樂見的優秀網絡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和傳播能力。加強對青年題材重點選題項目的扶持,完善青年影視精品創作生產獎補機制。支持青年題材優秀圖書、影視、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動漫、美術等生產、發行和推廣。
2.豐富青年文化活動。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開展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展示交流,引導青年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傳統工藝振興、民間文藝傳承。推出一批展現豫風豫韻、彰顯河南地域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在線開放課程,推動中原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廣泛開展優秀文化作品全省性巡展巡演。統籌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服務提供、隊伍建設、資金配置,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資源,推進“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推動文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鼓勵開展紅色旅游、傳統文化旅游等,堅持寓教于游服務青年文化發展。以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軍營文化、鄉村文化、社區文化、社團文化、網絡文化為載體,加強基層特色文化品牌建設,推動青年人均年度圖書閱讀量和藝術鑒賞、科普水平逐年提高。加強青年人文交流,學習、吸收、借鑒各地優秀傳統文化成果,講好河南故事、傳播好河南聲音,提升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文化自信。
3.造就青年文化人才。積極聯系、凝聚、培養青年文化人才,成立新文藝青年組織,推介優秀青年文化產品,加強青年文化人才儲備。通過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軍人才和互聯網創新人才培養等項目,實施河南青年文化人才培養計劃,為青年文化工作者的成長創造必要的發展條件和發展空間。資助具備文化創新能力、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熟悉國際人文交流、善于經營管理的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課題研究、領銜重點文化項目。加強后備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面向青年文化工作者開展文化創意服務、文化生產實踐、文化經營管理、媒體融合發展、影視文化欣賞等方面培訓,凝聚文化研究、創作、表演、傳播、經營、管理、志愿服務等青年人才。
4.優化青年文化環境。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報刊、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設立青年欄目、節目,制作和傳播有益于青年健康成長的內容,增加青年題材報道內容和播出時間,大力宣傳青年在實現中原更加出彩的生動實踐中的積極作用。加強青年文化陣地建設,強化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少年宮、青年之家、青少年新媒體中心等功能,發揮好校外陣地作用。在報刊和網絡重點欄目、電視和院線黃金時段,增加優秀青年文化精品的宣傳內容、頻次,引導青年樹立高尚精神追求、文明生活方式和正確消費觀念。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增強針對青年群體的服務功能。
5.積極支持青年文化建設。加強文化理論研究,及時掌握青年文化需求、文化觀念、文化潮流的動態變化,引領和指導青年文化實踐。扶持以服務青年為主要功能的報紙、刊物、新聞出版、網站等文化企事業單位發展,支持校園電影院線建設。積極培育數字出版市場主體,對內容集聚與投送能力較強、影響力較大的網絡出版投送平臺予以引導和重點支持。完善公益性演出補貼制度,通過票價補貼、劇場運營補貼等方式,支持青年藝術表演團體公益演出。促進企業和民間資本增加對青年文化事業的投入。鼓勵政府投資、資助或擁有版權的文化產品無償用于公益性青年文化活動和服務。鼓勵和支持各類文化單位在五四青年節面向青年免費或低收費開展文化活動、提供文化服務。采取政府購買、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方式,鼓勵青年文化陣地、青年文化團體等社會力量承接青年文化服務。
(七)青年社會融入與社會參與
發展目標:青年更加主動、自信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青年社會參與的渠道和方式進一步豐富和暢通,實現積極有序、理性合法參與。共青團、青聯、學聯組織在促進青年社會融入和社會參與中的組織優勢和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帶動各類青年組織在促進青年有序社會參與中發揮積極作用。青年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青年志愿服務組織化、社會化、專業化、制度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不同青年群體相互理解尊重。青年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拓展。
發展措施:
1.健全黨領導下的以共青團為主導的青年組織體系。積極推進共青團改革,充分發揮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作用。加強共青團自身建設,適應青年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不斷創新組織設置,推動團組織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互聯網企業等領域延伸,更多更廣地覆蓋自由職業者、網絡意見領袖、獨立演員歌手等新興領域青年和流動青年;尊重青年主體地位,調動廣大青年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基層團組織,完善青年社會參與的基本組織依托。教育廣大共青團員切實增強先進性光榮感,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充分發揮在青年中的模范作用和對青年的凝聚作用。充分發揮青聯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下廣泛團結各族各界青年的功能,強化共青團在青聯組織中的引領作用,推動青聯組織帶領各族各界青年在大團結大聯合中實現共同發展。加強共青團對學聯組織的指導,推動學聯組織引導學生追求進步、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發展培育青年社團,加強對各行各業青年的凝聚和服務。深入開展青年社會組織伙伴計劃、新興青年群體筑夢計劃等工作,更好聯系、服務和引導青年社會組織,促進青年有序社會參與。支持共青團、青聯、學聯依法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更好參與青年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支持各類青年社會組織立足自身優勢,以合適方式參與政府購買服務。
2.著力促進青年更好實現社會融入。鼓勵和支持青年參與社會實踐和公益服務,推動理論學習與勞動實踐相結合,突出個人實踐與社會公益有機統一,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增加人生歷練,強化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充分發揮家庭在青少年社會融入中的重要作用,鼓勵青少年自強自立,為青少年接觸社會、開展社會交往創造更多機會、提供有效指導。學校教育要支持青年學生開展各種課外和校外活動,加強對青年學生社會融入的針對性指導,促進青年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主動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積極促進在省內就學、就業少數民族青年和進城務工青年及其子女的社會融入,幫助他們更快適應當地習俗、更好融入所在社區。充分發揮青年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的獨特作用,吸引和帶動青年廣泛參與各類社會服務,不斷培養和提升社會化技能。引導青年正確認識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的關系,多到社會實踐中長見識、練本領,防止沉迷網絡。要在全社會推動形成鼓勵青年多樣化參與、支持青年個性發展、寬容青年失誤的氛圍,為青年更好融入社會營造良好環境。
3.引領青年有序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公共事務。支持共青團、青聯代表和帶領青年積極參與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社會有關方面各類協商,就涉及青年成長發展的重大問題協商探討、提出意見、凝聚共識,充分發揮政治參與職能。推動共青團和青聯組織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青年普遍性訴求。拓展廣大青年群體的社會表達渠道。探索建立有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少年事務聯系機制,為青年參與暢通渠道、搭建平臺。鼓勵青年參與城鄉基層群眾自治,推動完善民主懇談、民主議事制度,在實踐中提高青年政治參與能力。推薦優秀青年代表擔任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人民調解員等,依法履行相關職責。
4.鼓勵青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圍繞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和全省工作大局需要,樹立先進典型,激勵青年在各行各業積極創新,拓展工作領域和空間,形成發展新動力。鼓勵青年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參與“綠風尚”河南青少年生態環保攻堅行動,不斷深化保護母親河行動內涵,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倡導者、踐行者和推動者。組織動員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八方援”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充分發揮青年企業家、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致富帶頭人、青年志愿者等群體作用,主動到貧困地區干事創業,開展社會扶貧活動,為貧困地區改善區域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等支持,推動在學生教育資助、青年創業就業、地域產品推廣、金融創業扶持、社會資源對接等方面實現突破,促進貧困青年早日脫貧。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鼓勵青年通過自身努力創業就業實現脫貧致富。組織引導廣大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實踐,助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堅持圍繞大局、服務社會需求、突出青年特色,深化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組織引導廣大青年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社區服務、扶貧濟困、生態環保、搶險救災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5.引導青年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對青年社會組織的政治引領,完善黨委和政府與青年社會組織溝通交流機制,把對青年社會組織的管理和引導納入法治化軌道。改進對青年社會組織的聯系服務,充分發揮共青團和青聯組織作用,通過政策資金支持、提供陣地場所、培訓骨干人員等方式扶持青年社會組織健康發展。重點支持和發展行為規范、運作有序、公信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服務全省大局的青年社會組織,重點培育和聯系一大批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青年社會組織,將其作為青年工作的重要組織依托。積極發揮重點青年社會組織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強和改善對青年社會組織的監督管理,建立完善民政部門和共青團、青聯等群團組織及有關職能部門協同發揮作用的管理機制。加強青年社會組織黨團組織建設。
6.增進不同青年群體的交流融合。整合各方資源,幫助解決重點、新興領域青年群體的實際困難,增進新生代農民工、青年企業家、青年社會組織骨干、青年新媒體從業人員、高校青年教師、歸國留學青年、自由職業者等群體的政治認同和社會參與。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主動聯系新的社會階層青年群體,吸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進入組織體系。創造條件推動不同階層、不同領域青年群體進行經常性對話交流,組織專門培訓,開展職業導航,進行夢想孵化,提供展示平臺,實現素質提升,不斷增進情感交流和理解認同,融洽社會關系。
7.增強港澳臺青年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積極參加港澳臺青少年交流計劃,以中原文化為紐帶,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方式,提高交流實效,實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包容差異、消除隔閡、增進認同。積極創造條件,搭建港澳臺青年來我省創新創業平臺,為港澳臺青年實習實踐和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服務。推動港澳臺青年共擔民族大義,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8.支持青年參與國際交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廣泛宣傳以鄭州—盧森堡航線為主要依托的“空中絲綢之路”、以中歐班列(鄭州)為主要依托的“陸上絲綢之路”、以跨境電子商務為主要依托的“網上絲綢之路”、以鐵海聯運班列為主要依托的“海上絲綢之路”四條絲路和中原大地對外開放的成效優勢。積極參與國家青年全球伙伴計劃,拓寬青年參與國際交往的渠道,為青年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完善選拔方式、豐富選拔手段,讓更多的青年群體代表參與國際交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青年國際交流活動的影響力和輻射面。
(八)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發展目標:青少年權益維護的法規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得到全面貫徹實施。青少年權益保護的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行為受到有效打擊和遏制。
發展措施:
1.全面貫徹實施有關青少年發展的法律法規。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我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等涉及青少年權益的法律法規貫徹實施,切實保障青少年合法權益。共青團等群團組織要及時了解和研判青年發展狀況,監督涉及青年發展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代表青年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建立會商協調機制,推動及時有效解決青年實現發展權益面臨的現實困難和突出問題。
2.完善青少年權益維護法律法規和政策。針對青年權益保障中的突出問題,制定修改相關法規和政策,增加有利于維護青年普遍性權益的內容。建立健全涵蓋福利、保護等內容的未成年人法規制度。加快制定電子商務、個人信息保護、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等法規,嚴格落實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的主體責任,有效防范暴力、色情、賭博、毒品、迷信、邪教等腐朽沒落文化和丑化黨和國家形象及革命先烈的信息傳播。
3.健全青少年權益保護機制。尊重青年主體地位,建立健全青年權益狀況輿情監測體系和輿論引導機制,支持共青團建設青少年維權工作網絡平臺和12355青少年服務臺,把法治宣傳教育與法律服務結合起來,帶動青年社會組織、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積極參與維護青少年權益。健全基層青少年維權工作機制,深化“青少年維權崗”建設,通過立法推動、政策協調、社會倡導、個案幫扶,切實維護青少年的發展權益。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青少年人文關懷和保護機制,依托民政系統“兒童之家”,深入開展“‘情暖童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發揮群團組織關愛服務優勢,為留守兒童和困境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親情陪伴、心理疏導等服務。健全兒童福利保障制度,完善兒童福利服務體系。落實各級聯席會議職能分工,建設好各類關愛服務陣地,充分發揮關愛保護作用。嚴禁強迫未成年人入教、出家和到寺廟學經。加強對困難青年群體、進城務工青年及其未成年子女等群體的關愛和權益維護工作,鼓勵和支持法律服務機構、社會組織、事業單位等依法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和援助。健全未成年人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加強監護缺失、受到監護侵害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
4.依法打擊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行為。嚴厲打擊拐賣、性侵害、遺棄、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大力開展青少年禁毒工作,加強毒品識別教育力度,增強青少年識毒、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依法懲處涉及青少年的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嚴厲打擊涉校違法犯罪活動。加強網絡領域綜合執法,嚴厲打擊各類涉青少年網絡違法犯罪。加大對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使用童工嚴重違法行為。
(九)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發展目標: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全覆蓋,青少年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不斷增強,成長環境進一步凈化。形成比較完善的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和預防犯罪工作格局,建立針對有嚴重不良行為和涉罪青少年進行教育矯治的有效機制,青少年涉案涉罪數量逐步下降。
發展措施:
1.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堅持課堂教學主渠道,積極開拓第二課堂,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使青少年明確基本的法律底線和行為邊界,配齊配強中小學校兼職法治副校長、輔導員。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在法律實施過程中面向青少年開展法治教育的制度規范。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和平安河南建設內容,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各級電視臺、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及各級重點新聞網站、黨團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在重要時間點和重點版面或醒目位置開展青少年公益普法宣傳。突出模擬法庭、以案釋法等實踐教育形式,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發展壯大青少年普法工作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在城鄉社區廣泛動員青少年參與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
2.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定期排查和整治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不良環境、安全隱患,依法嚴厲打擊教唆、脅迫、誘騙、利用青少年進行違法犯罪的行為,加大對電信詐騙、校園“裸貸”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大“掃黃打非”工作力度,打擊各類侵權盜版行為,加強對影視節目、網絡游戲和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出版物的審查,強化以未成年人為題材和主要銷售對象的出版物市場監管。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環境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嚴格落實禁止在中小學校園周邊開辦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娛樂場所、彩票專營場所等相關規定。依法采取必要懲戒措施,有效遏制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等案(事)件發生。凈化網絡空間,完善網絡文化、網絡出版、網絡視聽節目審查制度和市場監管,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整治網絡涉毒、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大力開展“凈網護苗”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志愿服務活動,組建專業服務隊伍,引導未成年人依法文明上網。進一步規范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服務管理,依法查處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行為,依法取締無照場所。
3.做好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大力推進“為了明天”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程,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列入各地工作規劃和財政預算,健全組織機構和工作體系。在縣級全面推開并不斷深化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明確各類群體工作重點,建立覆蓋完整、切實有效、主責清晰、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強化家庭監護和學校教育職責,重點關注青少年早期不良行為,提前介入,做好臨界預防。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有條件的省轄市可新建或改建專門學校,作為教育矯治有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主要場所,研究建立有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符合條件的涉案未成年人進入專門學校接受教育矯治的程序,建立健全專門學校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及經費保障工作,不斷提高教育矯治水平。推動建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在職業院校開設專門班級等,拓寬專門教育渠道。充分發揮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作用,對重點青少年群體提供困難幫扶、法治教育、法律援助、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等專業服務。
4.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制度。深化未成年人司法改革,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機關要加強專門機制建設,明確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在偵查、起訴、審判、刑事執行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落實社會調查、心理疏導與測評、分押分管、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強制辯護、合適成年人參與、當事人和解、附條件不起訴、分案起訴、法庭教育、回訪幫教、犯罪記錄封存、分類矯治等特殊保護制度。有條件的地方建立未成年人幫教基地。妥善安置附條件不起訴、適用非監禁刑、特赦的未成年人以及解除收容教養和其他刑滿釋放的青少年。建立未成年人司法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警務、檢察、犯罪工作審判、矯正工作的配套與銜接。發展公益法律服務機構,加強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建設,拓展涉及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覆蓋。
(十)青年社會保障
發展目標:社會保障體系充分覆蓋青年急需的保障需求,并在各類青年群體之間逐步實現均等化,政府購買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逐步推進。
發展措施:
1.加強對殘疾青年的關心關愛和扶持保障。健全完善殘疾青年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的服務保障政策,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務能力。推動殘疾青年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依法保障殘疾青年各項權利。
2.加強青年社會救助工作。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健全救助服務管理工作機制。加大對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促使其回歸家庭,有針對性地解決流浪未成年人在心理、健康、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家庭困難的失學、失業、失管青年提供就業、就學、就醫、生活等方面的幫助。加大臨時救助政策的落實力度,解決困難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切實解決部分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青少年中存在的學業失教、生活失助、親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問題。保障進城務工青年的基本居住需求,通過提供公共租賃住房或發放住房租賃補貼方式實施住房保障。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全覆蓋,為進城務工青年與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提供日間照料、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幫助。
三、重點項目
1.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著重在青年學生骨干、團干部、青年知識分子等青年群體中選拔一批骨干作為培養對象。堅持政治性、突出思想性、注重實踐性,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突出河南特色,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開設黨性教育、理論學習、實踐鍛煉、工作錘煉、對外交流等方面的課程,進行階段性集中教育培訓,著力培養一批對黨忠誠、信仰堅定、素質優良、作風過硬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注重后續跟蹤培養,動態調整培養方式,充分發揮骨干力量對各行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中的優秀大學生骨干納入選調生選調范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分全省、高校、院(系)三級實施,每年培養不少于2萬人。
2.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工程。堅持不懈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深入開展“青年大學習”專題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青年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引導青年深入理解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青年教育全過程,開展“與祖國共奮進·與家鄉共出彩”主題系列活動,搭建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文化熏陶等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組織青年開展游學、訪學活動;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公民道德宣傳,宣傳先進青年典型,開展社會道德實踐,引導青年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誠信互助、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實施“三大精神代代傳,爭做出彩河南人”暨新時代中原青少年同心筑夢工程,教育引導全省廣大青少年自覺肩負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青春擔當,爭做出彩河南人。開展好“家鄉文化大尋訪”系列活動,引導青年傳承弘揚中原優秀傳統文化,深刻挖掘重要節慶日、紀念日蘊藏的豐富教育資源,幫助青年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3.青年體質健康提升工程。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實施青年體育活動促進工程,以活動、場地、組織建設為重點,統籌校內外資源,建立和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年體育網絡和聯動機制,推動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市場等協同促進青年體育發展。集中打造青年群眾性體育活動載體,大力開展陽光體育系列活動和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課外體育鍛煉活動。以足球為突破口,大力推動校園足球發展和足球特色學校建設,建立健全校園足球聯賽體系。培養青年體育運動愛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引導青年樹立健康促進理念,在健康促進事業中發揮積極作用。完善青年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建立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制度,健全學生健康體檢和報告制度,倡導青年形成良好的飲食、用眼和睡眠習慣,控制肥胖、近視、齲齒等常見病的發生率。改進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工作,激勵青年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4.青年就業見習計劃。按照“項目化運作、社會化動員、規范化管理”思路,落實好河南省三年六萬青年見習計劃,在企業、社區、科研院所建設一批見習、實習基地,開發一批具有職業發展空間、技能訓練機會的見習、實習崗位。把大學生實習納入高校實踐學分管理。把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各類社會青年納入就業見習范圍。開展見習崗位進校園、見習崗位雙選會等活動,對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進行幫扶引導。加強青年就業見習培訓和管理,提高見習實效。充分匯聚政府、企業、社會的力量,為青年參與就業見習提供補貼與支持。
5.青年文化精品工程。支持青年文化精品創作推廣,舉辦青年文化創意賽事,開展青年文化精品體驗活動。每年創作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涵蓋各文化類別的青年題材文藝精品,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青年網絡新媒體產品展播平臺,培養一批青年文化創意人才。開展青少年文化產品征集活動,在省級文化、出版類評獎推薦活動中每年向青少年推薦影視、圖書、動漫等優秀文化作品。
6.青年網絡文明發展工程。深入推進“陽光跟帖”行動,引導廣大青年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發展壯大青年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持續廣泛、強有力、有針對性地發出青年好聲音。加強互聯網企業、社會組織、文化機構黨組織、團組織建設,鼓勵制作推廣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青年喜歡的網絡新媒體文化產品。加大對省青少年新媒體協會等青少年新媒體領域社會組織的引導和支持力度,加大對青年門戶網站、青年公益組織專屬網站以及“兩微一端”平臺的建設扶持力度。積極打造、推廣思想主題鮮明、具有河南特色、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網絡文化產品。倡導網絡公益活動,使互聯網空間成為青年成長的溫馨家園。
7.青年志愿者行動。全面推行青年志愿者實名注冊制度,發揮共青團員示范作用,到2025年實現實名注冊的青年志愿者總數突破500萬人。穩步培育青年志愿服務骨干隊伍,構建分層分類志愿服務項目庫,擴大基層志愿服務組織覆蓋,加強激勵評價、保險保障等機制建設,形成規模宏大、來源廣泛、門類齊全、管理規范的青年志愿服務隊伍、項目和組織體系,推動青年志愿服務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開展。對優秀青年志愿者給予聯合激勵和政策保障,鼓勵公共服務機構等對有良好志愿服務記錄的志愿者給予優待。堅持以社區為主陣地,廣泛開展青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和貧困縣計劃,每年選派600名左右應屆大學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和我省貧困地區開展志愿服務。堅持立德樹人,建立健全學生志愿服務工作體系。深化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專項行動、河南青年志愿者助殘“陽光行動”和青年志愿者服務春運“暖冬行動”。積極參與并做好重大賽事和會議的志愿服務工作。
8.青年民族團結和對外交流工程。組織我省青年與邊疆民族地區青年開展互訪、聯誼活動,鼓勵不同民族青年之間結對子、互幫互助。持續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融情夏令營計劃”等項目,組織民族青少年開展交流交往活動。開展高校“中華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舉辦圖片、影視展和歌舞活動,宣傳中華民族形成發展歷史,增進中華文化認同,鑄牢各族青年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民族常識和民族法律法規政策知識教育。開展“一帶一路·青春誼站”青年交流項目,助推我省青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人文交流活動和經濟合作。進一步擴大與港澳臺地區和國際間青少年的交流規模,提升交流質量,共享發展機遇,實現合作共贏。
9.青年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行動。組織動員全省廣大青年積極投身“農村產業振興、美麗鄉村建設、文明鄉風塑造、基層治理創新、民生福祉提升、精準脫貧攻堅”六大行動。聚焦全省53個貧困縣(含已脫貧)中35歲以下貧困青少年,緊緊圍繞全省脫貧攻堅重大專項工作,推動實施學業資助、就業援助、創業扶助和志智雙扶項目。全面推進“第一團支書”工作,推動“八方援”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項目在貧困村的精準對接。大力開展“春雁行動”,實施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示范引領廣大農村青年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10.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將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納入本地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到2020年建成1萬人、2025年建成1.2萬人的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全面參與基層社區社會工作,重點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婚戀交友、就業創業、合法權益維護和社會保障、違法犯罪預防等方面發揮作用。在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培訓領域,重點扶持發展2-3家高等教育機構,建立2-3家具有繼續教育資質的培訓機構、10家重點培訓基地、10家重點實訓基地、10家標準化示范單位。孵化、培育和支持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依法成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領域的社會組織。推動各級團組織以及青少年服務組織和機構設置社會工作崗位或購買青少年服務項目,逐步實現每個“青年之家”綜合服務平臺至少配備1名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組織實施涵蓋重點群體、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項目。培養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培訓師資隊伍和督導隊伍,建設人才隊伍管理信息庫。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務領域社區、社會組織、專業社會工作聯動機制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志愿者協作機制。完善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相關政策配套體系。將政府購買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多元化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投入機制;不斷擴大政府購買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范圍和規模,動態調整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
四、組織實施
1.加強對規劃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在省委統一領導下,設立推動規劃落實的聯席會議機制,團省委具體承擔協調、督促職責。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青年工作,關心、支持青年事業的發展,形成工作合力。縣級以上黨委和政府建立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負責推動本規劃在本地的落實,協調解決規劃落實中的問題,縣級以上團委具體承擔協調、督促職責。在規劃實施中,要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青年發展,積極回應和解決青年關心的問題,多為青年辦實事。
2.充分發揮共青團維護青年發展權益重要作用。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推進自身改革,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始終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切實代表和維護青年發展權益。同時,要引導青年識大體、顧大局,依法理性表達訴求,自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3.加強服務青年發展陣地建設。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青年之家”綜合服務平臺,加強網上網下深度融合對接,使其成為服務青年發展的重要陣地。
4.加強團干部隊伍和青年工作者隊伍建設。突出團干部的政治訓練,加強理論黨性教育培訓,培養斗爭精神,強化實踐鍛煉,注意選拔使用優秀的團干部,特別是團的領導機關中層干部,切實把團干部的發現培養工作融入到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整體布局,確保團干部整體隊伍始終保持一池“活水”。
5.保障青年發展經費投入。各級政府要將本規劃實施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優化公共財政支出的投入和使用,推動公共財政支出向青年亟需的領域和事務傾斜。全面落實青年公益項目用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對各類從事青少年服務的社會組織、事業單位以及公益性青少年教育陣地等,按照國家規定給予一定資金扶持。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形成政府引導、多方投入的資金籌措機制,支持青年發展。
6.營造規劃實施良好社會環境。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青年工作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方針政策,宣傳關心青年就是關心未來的理念,宣傳青年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青年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形成推動本規劃實施的強大合力。
7.建立規劃實施情況監測評估機制。結合實際,引入第三方機制,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制定和調整促進青年發展政策措施,推動本規劃實現。培養青年工作專業社調隊伍和科研力量,規范和完善與青年發展有關的統計指標體系,收集、整理、分析相關數據和信息,建立和完善青年發展監測數據庫。
“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習近平總書記是這么倡導的,也是這么垂范的。”牢記總書記的教誨,樹立奮斗之志,激發奮斗精神,讓青春之花在奮斗拼搏中綻放,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一定能跑出更好的成績。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題:關心青年成長,支持青年發展——五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精神
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習近平總書記為廣大青年指明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要熱愛偉大祖國、要擔當時代責任、要勇于砥礪奮斗、要練就過硬本領、要錘煉品德修為。
人民日報5月4日評論員文章:做好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斗,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編前語】今天,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把培養青年一代上升到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高度,對關心青年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強調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3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