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8日19:34 來源:人民網
“五四新青年”之90后灘頭年畫傳承人鐘星琳:傳承非遺有其道
人民網長沙4月28日電 (萬麗君)春節已過,年味漸遠,90后的灘頭年畫傳承人鐘星琳卻閑不下來。剛推出的年畫主題文創產品銷售一空,手工作坊內,前來進行年畫研學體驗的學生們也絡繹不絕。
百姓日用即道。文創產品將年畫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年畫主題深度研學游則為更多人掀開了年畫的古老面紗……打破灘頭年畫單一的“年畫”功能,鐘星琳讓灘頭年畫真正“活”了起來。突破節慶時間的限制,傳承悠久的年畫,正煥發新的光彩。
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
灘頭木版年畫作為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從造紙原料的選擇、紙張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繪,一張灘頭年畫的生產需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做出來的年畫無蟲蛀,遇水不褪色,
出生在灘頭年畫世家的鐘星琳,自小就沉浸在年畫的世界里長大,二十多年的非遺熏陶早已讓她熟練掌握年畫的各項操作,爺爺鐘海仙、奶奶高臘梅是灘頭年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2018年,父親鐘建桐也被確認為灘頭年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但是,隨著工業現代化進程對農耕文明的強烈沖擊,灘頭木版年畫的市場急劇萎縮,傳統藝人們紛紛改行,原有技藝概已荒廢,老一輩的刻版高手相繼逝去,灘頭年畫的品種減少,銷售也舉步維艱。
看著年畫傳承走入困境,從小與爺爺奶奶學習年畫制作的鐘星琳急在心里。近幾年作為國家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的爺爺、奶奶相繼去世,讓她在悲痛之余,更是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和責任。2017年,鐘星琳辭去在媒體的工作,在社會各界地見證下向父親鐘建桐行拜師之禮,正式專一做非遺的傳承。
“長輩們用畢生心力去保護這項技藝,我不想到我這一輩就這么消失了。”鐘星琳說,在兒時的經歷里,做年畫、貼年畫是不可或缺的美好回憶,“希望能守住年畫,留住這一份年味。”
新生代傳承非遺有其道
“父親那一輩的手藝人,用匠心來堅守。而我們新生代的傳承人,在學習手藝的同時,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讓非遺‘活’起來。” 對于灘頭年畫的傳承發展,鐘星琳有著自己的想法,“只有真正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年畫才有生存的土壤。”
為了用更加專業的知識來傳承年畫,鐘星琳苦練年畫制作技藝,同時也積極學習營銷知識,培養市場眼光。2017年,在鐘星琳的推動下,灘頭高臘梅年畫傳習所在長沙雨花區非遺館設立,向更多人展示這門古老的技藝。
如何吸引年輕人?她設立了微信公眾號、開設淘寶店鋪、參與電視節目,拍攝抖音小視頻,通過多種途徑,讓公眾更加了解灘頭年畫。“想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讓他們從了解到接受,最后喜歡上我們的年畫。”鐘星琳說。
為了讓灘頭年畫更具有活力,鐘星琳設計了以年畫為主題的燈籠、紅包、對聯、福字等,讓灘頭年畫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同時,她還開發了灘頭年畫研學旅游路線,讓游客們能夠深入參與體驗年畫的制作。
在鐘星琳的努力下,灘頭年畫逐漸打開了市場。現在,灘頭年畫的研學課程被列為學生課外實踐項目,定期有游客、學生前來研學。僅去年一年,傳習所就已接待上萬人,年畫主題的文創產品銷售額過百萬元。
(萬麗君)春節已過,年味漸遠,90后的灘頭年畫傳承人鐘星琳卻閑不下來。為了讓灘頭年畫更具有活力,鐘星琳設計了以年畫為主題的燈籠、紅包、對聯、福字等,讓灘頭年畫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