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7日07:44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朱殿勇劉洋)近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到鄭州市、洛陽市、焦作市檢查生態環境建設情況,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四水同治”,不斷提升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賈魯河是環繞鄭州市區的一條重要河流,通過水源開辟、河道疏挖、生態綠化、截污治污等綜合治理,生態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王國生走在賈魯河岸邊的木棧道上,詳細了解賈魯河生態修復、規劃設計、文化挖掘等情況。有關負責同志深有感慨地說,賈魯河最大的變化是水清了、樹綠了,來河邊散步、釣魚的老百姓越來越多了。我們的目標是把賈魯河打造成一條生態河、景觀河、文化河、安全河、幸福河。
去年3月,王國生曾與鄭州市民一起在賈魯河畔植樹。如今,一棵棵小樹茁壯挺拔。“挖掘賈魯興水千年燦爛歷史文化,繪就中心城市百里綠水青山畫卷。你們的治水愿景符合人民群眾的期盼。”王國生說,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很重要。賈魯河治理是鄭州市推進“四水同治”的重要舉措,要把這項工作研究得更透徹、規劃得更科學、推進得更扎實。
王國生到洛陽市檢查伊河治理,了解“四河三渠”綜合治理情況,對洛陽市統籌推進山路田林水城園等綜合治理提升的創新思路、推進力度和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河流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在焦作市大沙河城區段治理現場,王國生看到焦作市持續構建城市生態景觀帶取得的新變化,感到十分高興,要求當地同志要堅持標準,精心設計,貼近群眾,形成特色,經過幾年的努力,使城市品位和形象有一個大的提升。
王國生強調,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項民心工程,要花大力氣持續抓好、抓出成效。要注重統籌協調,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治理規劃,加強執法監督。要發揮我省獨有的文化優勢,不斷完善水治理體系和水生態文明建設,為沿黃生態帶建設積累經驗、探索路子。
李亞、馬懿、穆為民分別參加相關活動。
今天(27號),中國社科院、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發布了第十二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 莊貴陽:疫情的發生,對氣候變化減排有一個短時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它對氣候變化的大趨勢應該是沒有改變的。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現實要求。需要看到的是,我們更好實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的目標,要采取多方面務實管用的保障舉措,優化相應的公共經濟領域的責權利配置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構建以生態環境整體質量提升為統攝目標的跨部門跨行業和面向大流域區域的協同聯動(一體化)的行政監管治理體系。展望我國“十四五”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最為重要的是切實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充分發揮“十四五”規劃目標的統領作用。
這一“綠色低碳發展”既體現了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綠色”,也指明了實現美麗中國的主要路徑——“低碳”,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揮棒。在筆者看來,綠色低碳發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也體現中國共產黨的人民立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于2020年6月20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是不發展,而是拋棄落后的發展理念,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為此,就需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反復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近日,在江蘇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群眾的共識和呼聲。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要求“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將“生態環境投入”提升到“關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入”的高度來著重強調。
【學習進行時】11月12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考察調研。” 江蘇考察,習近平首站來到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沿江邊步行察看濱江生態環境。此地有黃泥山、馬鞍山、狼山、劍山、軍山等五山臨江而立,蔥蘢疊翠,沿江岸線14公里是長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態腹地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