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6日08:49 來源:法制日報
網絡直播中低俗行為怎么管
專家建議設置不得違反公序良俗兜底條款
制圖/李曉軍
近日,中國文化管理協會網絡文化工委在其官方微博上喊話斗魚,希望斗魚能夠“嚴守平臺內容安全生命線”。
事件的起因,是明星陳冠希帶孩子逛街時被斗魚某主播進行直播,陳冠希認為這一行為侵犯了其與家人的隱私權,對此非常不滿從而怒斥該主播。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網絡文化工委發文指出,該事件充分暴露出斗魚在內容監管方面的不足與缺陷,同時也體現出斗魚應對平臺上發布的內容承擔更大的責任。
這幾年,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網絡直播中的違法違規現象已大量減少。然而,侵犯他人隱私、打色情擦邊球、傳播低俗信息等亂象仍然存在。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現在的網絡直播亂象與前幾年相比有著很大不同,與前幾年的涉黃涉暴等違法違規行為相比,現在更多的是侵犯他人隱私、宣揚封建迷信、傳播低俗文化等亂象。
“網絡直播不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能挑戰公序良俗。對此,有必要通過立法的方式加以規范,在對危害網絡公共秩序的行為進行界定的同時,設置不得違反公序良俗的兜底條款,推動建立一個有效的互聯網行為規則。”朱巍說。
打“擦邊球”低俗現象仍存在
4月8日,四川榮縣公安發布通報稱,2018年以來,唐某某(女)為博取眼球、增加粉絲和視頻觀看量,在農田中拍攝穿著鮮艷暴露、佩戴紅領巾的捕魚視頻,以“宜賓盈盈”賬號在某直播平臺先后上傳剪輯后的視頻,視頻播放量高達300余萬次。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警方依法對其予以行政拘留十二日并處罰款一千元,責令其刪除相關視頻。
在朱巍看來,該女主播所做的事情,正是當前網絡直播中最常見的亂象之一——傳播低俗文化。
朱巍認為,隨著近些年相關制度的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加大,違法違規的現象已經基本在網絡直播中消失,但更多的是開始打“擦邊球”。
“像女主播衣著暴露戴紅領巾捕魚這種低俗行為,在網絡直播中比較常見。事實上,這種現象幾乎從網絡直播出現時就已存在,與色情等違法行為相比,這種行為主要是違反公序良俗,更多是處于一種比較隱晦的灰色地帶。”朱巍說。
事實上,監管部門對于網絡直播亂象的整治早已展開,并且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法規。
2016年12月1日,《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對網絡直播平臺的主體責任、用戶準入審核要求、黑名單通報制度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同時,相關部門依然保持對網絡直播亂象的高壓態勢。
4月9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近日,為嚴厲打擊傳播低俗信息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文化環境,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網上低俗信息專項整治。
此次專項行動于2019年4月啟動,將持續開展8個月,綜合運用行政管理、行業規范、道德約束等多種手段,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重點清理網絡傳播淫穢色情和夾雜淫穢色情信息內容;以“性”為賣點,不適合傳播的內容;宣揚違背正確婚戀觀和家庭倫理道德的內容;網絡惡搞、調侃等迎合低級趣味的內容;宣揚暴力、血腥、恐怖、殘酷的內容等。
小直播平臺仍然亂象叢生
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97億。
未成年少女懷孕、衣著暴露與搔首弄姿、公然調侃國歌……為了爭奪巨大的市場,在過去幾年時間里,網絡直播平臺可謂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放任主播以一種低俗乃至違法違規的行為來吸引粉絲。
然而,這種飲鴆止渴的行為,終究是“反誤了卿卿性命”——近年來,國家網信辦接連重拳出擊,近百家直播平臺因內容涉嫌違規而被監管叫停。而且,整頓的風暴依然在持續,針對網上低俗信息的專項整治已經開始。
除了監管部門的大力整治,網絡直播平臺也在洗牌。
艾英咨詢合伙人丁潔認為,在過去幾年時間里,一些正規守法的平臺通過發展線下或者和體育、電競等行業捆綁找到了自己的特色發展渠道,也有平臺試圖通過黃色內容吸引流量,后者肯定是不會長久的,是平臺管理者短視且不計后果的手段。過去這兩三年時間已經證明,不法平臺已經被淘汰。未來,直播平臺會繼續洗牌。
如今,經過外部整治和內部革新的網絡直播,基本完成了從“蠻荒的上半場”到“文明的下半場”的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網絡直播正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更好,但一些陰暗的角落仍然存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田豐認為,經過多輪治理,國內主流直播平臺在主播管理、內容把關、現場監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自查自糾規則,但一些隱藏在互聯網世界角落里的小直播平臺仍然亂象叢生。
田豐指出,小直播平臺大都是通過非正規手段、地下運營的“黑直播”,主要使用論壇評論區、彈出式小廣告以及部分非法網站來傳播,在直播內容上沒有底線,尤其以淫穢、色情、裸露內容居多,在直播形式上甚至出現明令禁止的“一對一”直播形式。
然而,由于運營成本低、流動性強、匿名性等原因,對小直播平臺進行治理難度非常大。
“這些現象也說明,網絡直播從亂向治的過程,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單方面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靠監管部門、直播平臺、網絡主播等各方主體的合作。”朱巍說。
立法應對禁播內容進行列舉
對于網絡直播中存在的低俗行為等亂象,專家建議立法進行規范。
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張鶴認為,網絡直播空間雖具有個人屬性特征,但是互聯網也具有更多的公共空間的屬性。因此,堅守法律底線和遵守公序良俗,應當成為網絡直播中最基本的常識。
張鶴建議,在立法時,對《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實施以來的經驗加以總結,采取列舉式將法律禁止直播的內容、行為等具體化,從而提升法律的可操作性。
廣東省律師協會政府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委員陳一天認為,除了對法律禁止的網絡直播行為進行列舉,還應設置兜底條款。
談到網絡直播,陳一天對“兩主播直播在宜家過夜”事件記憶猶新。
2016年12月的一天晚上,一男一女兩名主播進入北京市四元橋的宜家商場,直播挑戰“在宜家過夜”。兩人藏在衣柜里,試圖直播在宜家過夜情況,不過很快被商場的安保人員發現。
在陳一天看來,兩主播之所以會實施“宜家過夜”行為,在于該行為違反了常理和通常的認知,會產生吸睛的效果,雖然并未明確違反法律規定,最終也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但這樣一種行為是不應當被提倡和仿效的,因為他們違背了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基本合同習慣,違反了善良風俗。
陳一天認為,直播是新鮮事物,其行為規范難以為過去的法律所涵蓋。而且,違法侵權行為的種類難以窮盡式列舉,因此必須要有“不能違反公序良俗”作為兜底條款,即不能違背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的基本要求,否則就應當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互聯網是自由的,但這種自由不是沒有界限,而是必須遵守法律法規政策。網絡直播同樣如此,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不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能違反公序良俗。”朱巍說。
朱巍認為,立法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為平臺的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方向和指引。
“在網絡直播亂象的治理中,平臺的審核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平臺的人工智能算法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法律要告訴平臺,哪些東西是違法的。當然,這個工作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卻需要做下去。”朱巍說。(記者 蒲曉磊)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3日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社交方式,網絡直播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受到廣泛歡迎。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快速發展,為了博取點擊量、牟取經濟利益,一些主播費盡心思找亮點,網絡直播有時成為教唆、幫助違法犯罪的傳播平臺。
本屆豫商大會的現場直播和網絡直播是由河南廣播電視臺技術團隊承擔制作和呈現的。受疫情影響,本屆豫商大會采用的是網上直播+線下直播的方式,有200個線上分會場,能與主會場進行現場聯動,為了保證本次大會的順利進行,技術團隊做了一些緊急預案,保證大會順利進行,助力大會圓滿成功。
本屆豫商大會利用5G技術,由河南廣播電視臺技術團隊搭建200個線上分會場,全程同步網絡直播,線上參會人數將超過2萬人。線下主會場設在三門峽市,會議規模在300人左右,參會人員以國內豫商代表為主,各分會場豫商向主會場遙送祝福。
“心系天鵝城 共謀大發展”,第十五屆豫商大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隆重舉行。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乎國家的未來發展大計。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將合理規范用網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樣離不開家庭教育、校園教育雙管齊下。
8月11日下午,2020年“鏡頭中的脫貧故事”第三站,走進山東省平度市沙北頭村,用全景式網絡直播講述脫貧故事,分享山東省精準扶貧經驗。直播期間,山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組長宋民,青島市扶貧協作辦黨組書記、主任竇宗做客現場,與扶貧故事公益推薦人侯巖松、陳牧揚一道,圍繞“黨建引領”“產業扶貧”等話題分享了經驗和感受。
依法處置158款違法違規直播平臺,掛牌督辦38起涉直播重點案件,督促平臺清理有害賬號及信息,封禁一批違法違規網絡主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7月30日下午,在小朋友們的一首《大同賦》的朗誦聲中,2020年“鏡頭中的脫貧故事”的第二站正式啟程,以全景式網絡直播的方式,走進山西古都大同,講述脫貧故事,為2020決勝脫貧攻堅加油助力。直播期間,山西省扶貧辦副主任張玉宏、大同市扶貧辦主任白雪峰做客現場,與扶貧故事公益推薦人侯巖松、扶貧故事公益推薦人張英席共同圍繞山西省的脫貧故事分享了感受和經驗。
7月23日,2020《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再次出發,走進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全景式直播的方式講述當地脫貧故事,為2020決勝脫貧攻堅加油助力。貴州省扶貧辦督查專員黃俊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副州長吳坦,脫貧故事公益推薦人演員胡明、吳其江來到現場,對脫貧故事中的主人公們進行了深入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