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2日15:47 來源:映象網
攤上大事了!視覺中國因黑洞照片版權遭圍攻!共青團中央質問:國徽、國旗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視覺中國因首張黑洞照片版權引起的爭議繼續發酵。隨后更是有人扒出視覺中國連國旗國徽的版權都有,共青團中央下午發問視覺中國“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接著鳳凰網、百度、新浪、海爾等名企紛紛發出質疑。(4月11日《中國基金報》)
“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原以為這只是一個段子,沒想到視覺中國將其用的爐火純青,還更上了一層樓,經過多年努力收集到海量圖片,搭建起一個龐大的平臺,其中包括大量未經授權的圖片,都拿來為其所用,成為賺錢的工具。不料,在黑洞照片引發網友圍觀之際,視覺中國的賺錢“套路”亦被挖出來,居然有包括國旗、國徽、知名公司標識、藝人劇照等圖片,都被其納入版權范圍之內,簡直是匪夷所思。
知識產權確實需要保護,在使用他人擁有合法版權的圖片時,如果涉及到商業行為,理應獲得相應的授權許可,繳納版權使用費。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較弱,民眾和企業的版權意識薄弱,侵權行為泛濫成災,對權益人造成很大的傷害。目前對侵權者的處罰太輕微,導致權益人維權流程繁瑣、維權成本過高,嚴重阻礙了創新積極性。
我國需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保障原創者的合法權益,讓侵權者受到法律懲罰,方可促進知識產權的快速發展,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優質產品。在現實中,有很多權益人堅持維權,向侵權者索賠,受到了司法機構的支持,也逐漸獲得民眾的認可。比如“葛優躺”維權案、鄭淵潔童話形象商標維權案、黑貓警長圖片侵權案等,都是近年來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維權案件,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亦給大眾普及了相關常識。
不過,知識產權保護也有界限,不能做“版權流氓”。從視覺中國惹出的版權風波看,其平臺上收集的圖片里,有很多是未經授權許可的,卻被其打上水印,發布在平臺上公開標價,向使用者收取版權費。顯然,這本身就是一種侵權行為,視覺中國自詡專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者,卻干出如此低級的侵權勾當,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雖然視覺中國在風波發酵后,迅速將國旗、國徽等不合規圖片撤掉,并公開發布致歉聲明,但其將問題圖片歸咎于“簽約供稿人提供”,平臺方負有審核不嚴的責任。顯然視覺中國并未認識到自己的深層次問題,乃是打著維權的旗號,干著侵權的事,這屬于知法犯法,已然對眾多權益人造成傷害,豈能用一個道歉聲明就可以洗白的。
從其此前的所作所為來看,稱視覺中國為“版權流氓”并不為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視覺中國的。”有網友爆料,稱視覺中國把索賠當成了一種主要盈利模式,采取“勒索式”商業模式,漫天開價索要幾十萬人民幣巨額賠償,要挾企業簽年度合同。對此,視覺中國予以否認,可一面之詞不足為信,監管部門需要對其商業模式和經營行為加以審查,看其是否涉嫌違法行為,糾正錯誤做法,該罰的罰,不要手軟。
同時,也需看到,我國經濟處于轉型升級拐點,創新對經濟增長具有很強的拉動力,應站在經濟發展的戰略角度,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讓創新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法律保護,以激勵更多人去自主創新發展。至于維權行為,也要合法化、規范化,在法律范圍內維權,不能縱容“版權流氓”,讓知識產權保護步入正軌。(江德斌)
當地時間12月7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年度報告《2020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說,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量為322.42萬件,同比下降3%;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為136.09萬件,同比增長1.3%;植物品種申請量為2.14萬件,同比增長7.8%。
12月4日,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揭曉,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檢察院黨組成員、檢委會專職委員章春燕獲得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稱號。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暨頒獎禮活動由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本次評選委員會成員由各部委評委代表、法學專家評委代表、媒體評委代表和律師評委代表組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易繼明認為,知識產權“多而不優”“大而不強”不符合我國新發展理念,也不符合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楊東建議,一方面要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進一步細化研究,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下午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要深刻領會知識產權保護的重大戰略意義,堅定不移貫徹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為我國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提供有力支撐。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回顧總結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述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對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明確思路和行動指南。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是世界知識產權大國,也是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重要參與者和積極建設者。當前,中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
聯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系國家安全。●要統籌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反壟斷、公平競爭審查等工作,促進創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動、高效配置。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下午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當今時代,擁有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技術創新能力和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當前,我國已經實現了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的全方位、立體化保護,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介紹,根據他們的研究報告,2010年至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由100提升至279.2,中國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全鏈條”發展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