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1日15:41 來源:映象網
面對兩個普通的白蘿卜,成都金牛區金泉小學的學生們,對其中一個說贊美的話,而對另一個則用力罵。這是學校師生為期一個月的實驗,讓孩子們用不同的語言對待兩個蘿卜,感受語言對蘿卜的作用。該實驗引起了不少家長和網友的質疑,學校方面對此解釋,該實驗確實沒有科學依據,主要是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而教育專家對此事的看法存在爭議——脫離了科學的教育,有存在的合理性嗎?(4月10日《成都商報》)
看到這個所謂的“蘿卜實驗”,很容易就聯想起那本《水知道答案》,里面的內容如出一轍,都是以贊美和批評的語言,來對物品施以影響,從而得出蘿卜、水等具有感知力,能夠根據語言做出正面或負面的反應。不過,《水知道答案》并非嚴謹的科學實驗,只是作者一個腦洞大開的創意,作為銷售圖書的噱頭,其結論亦沒有獲得科學界的認可,反而被稱之為偽科學。
顯然,“蘿卜實驗”也不是科學,學校稱之為情感教育。“讓孩子通過蘿卜對比實驗,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理解,理解沒有正確與否,從過程中體驗,體驗中感悟。”這種解釋本身就模棱兩可,沒有道出“蘿卜實驗”能夠達到的真實效果。據家長理解,學校想讓學生通過贊美和批評蘿卜,進而聯系到個人,了解這兩種語言方式對人的作用,希望孩子們學會贊美他人,培養孩子的情商。
在實驗結束后,學校給出的答案是“被罵的蘿卜比被贊美的蘿卜壞得更快一些”,而如果得出的結果相反,則表示被贊美的蘿卜“過于驕傲,不思進取”,因此比被罵的蘿卜壞得更快。顯然,這是正反都能自圓其說的含糊結論,說明無論“蘿卜實驗”的結果如何,語言都沒有起到任何實際作用。
如此,“蘿卜實驗”就變成了一碗濃濃的雞湯,只是披上了一件偽科學的外衣,給學生灌輸似是而非的價值觀。“雞湯”味道雖美,可沒啥營養價值,還容易誤導學生,將偽科學理論當成科學常識,培養錯誤的思維方式。學校應該選擇更適宜的方式,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在遇到挫折時打氣加油,在成功時給予鼓勵,不氣餒不驕傲,這本身就是教育的職能之一。
我們處于科學昌明的時代,享受到現代科技帶來的各種便利,而未來社會的發展,也是建立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為了適應未來社會,學校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學常識,培養科學思維方法,鼓勵創新思辨,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需要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各種理論學習、科學實驗、社會實踐等方式,讓學生一步步夯實科學基礎,而非以偽科學的方式,將其引領到錯誤的道路上,耽誤他們的健康成長。(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