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8日15:59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目前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阻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大敵,強調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來審視,從思想和利益根源上來破解。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提高政治站位,保持堅韌執著,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重點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
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內在要求。2012年12月4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關于改進調查研究,明確提出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關于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明確提出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關于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明確提出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中央八項規定的本質是密切聯系群眾、求真務實、艱苦樸素,是我們黨好傳統、好作風的延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身體力行、以上率下,以堅如磐石的決心和定力,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糾“四風”、樹新風,開啟了全黨激濁揚清的作風之變,兌現了對人民的承諾,使黨經受了革命性鍛造。八項規定改變中國,黨的作風建設已成為一張金色名片。
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對作風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強調堅持以上率下,繼續整治“四風”問題。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首次會議審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對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等方面內容作了細化和完善。各級黨委和紀檢監察機關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狠抓節點,正風肅紀,緊盯隱形變異新動向,嚴肅查處,抓具體、補短板,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中央紀委制定實施專項工作意見,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展專項督導,抓住典型、嚴肅問責、通報曝光,推動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然而,當前還存在一些需要著力破解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如,對于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用心、不務實、不盡力;工作事事留痕、把“痕跡”當“政績”;工作拖沓敷衍,遇事推諉扯皮、回避矛盾和問題,不擔當不負責;拍腦袋決策,搞“一言堂”,聽不得不同意見;問責泛化濫用,把問責作為推卸責任的“擋箭牌”,以及基層反映強烈的會議多、文件多、要材料多、檢查考核多,等等。這些都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夠深入、不夠到位的表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格格不入,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多樣性、變異性,嚴重侵蝕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直接損害黨群干群關系,誤黨誤國誤民。三次全會把“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今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升到黨的政治建設的高度。從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上,進一步要求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更加深入、更加扎實、更加有效。
作風建設關系黨能否長期執政、履行好執政使命,堅決剎住“四風”才能鞏固黨心民心。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通知,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要求為基層干部松綁減負,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黨員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刻認識中央八項規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規定,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深刻認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本質上是政治問題,必須保持政治定力,堅持久久為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始終站在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作為監督重點,開展“靶向治療”,持續深化集中整治,切實為基層減輕負擔,讓干部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抓落實。要自覺把自己擺進去,防止自身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的重要內容,是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的延續和深化。糾正“四風”必須一體推進,必須緊扣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這個主題推進工作。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政治任務。各級黨委(黨組)要扛起主體責任,層層負責、盡責,全黨動手一起抓。要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錘更比一錘硬,堅決防止產生“疲勞綜合征”,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堅持下去,讓黨的作風建設這張金色名片永遠閃亮、永不褪色。(《中國紀檢監察報》評論員聶新鑫)
歷史的轉折往往要通過時空長鏡頭方能洞察把握。”中央八項規定以短短600多字管住了9100多萬名黨員,讓中國共產黨這個世界最大政黨煥發出蓬勃朝氣,其中蘊含的政治智慧和治理經驗值得深刻總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37.5萬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51.8萬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2.6萬人。黨的十九大以來,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18.3萬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7.1萬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5.7萬人。
11月15日,2020年度省政府集中督查動員會召開,省長尹弘出席并講話,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聚焦重點難點開展督查,督促各地各部門抓住年終前關鍵時段,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實,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態勢,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
11月13日晚,首屆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2017-2018年度)頒獎晚會在北京舉行。廣播評論《“痕跡主義”可以休矣》,榮獲廣播評論類大獎;電視消息《列車上的生命接力》,榮獲電視消息類大獎;廣播現場直播《春到大別山》,榮獲廣播現場直播類大獎。
為深入推動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省政府擬于11月中旬組織開展2020年度集中督查,屆時派出督查組赴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各省直管縣(市)進行實地督查。對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問題,省政府督查組將通過線索核查和暗訪督查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情況,督促指導有關地方和部門研究處理,推動解決實際問題,以務實作風和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關切。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其中事關孩子、房子、錢袋子等的惠民舉措,引人關注,令人振奮。這份邀請全國人民查收的民生“禮包”,堅持問題導向,回應民生關切,為廣大群眾的幸福“加碼”,是切實有效的“定心丸”,也是全社會的共同期待。
文山會海、頻繁考核、過度留痕、壓力“甩鍋”、層層加碼……,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形式主義現象,讓基層干部身心疲憊、怨聲載道,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
“沒事不擾,有事必到。從政府服務而言,“沒事不擾”,是做好權責清單,從條和塊的角度合理配置職責。“沒事不擾”,是為了“有事必到”;“有事必到”,是為了“沒事不擾”。
新華社福州10月18日電題:讓光亮照進基層農民心中——國務院大督查第七督查組記者見聞 對于鄭文勝而言,2020年10月14日是他這一年來最“驚喜”的一天:他長時間以來的訴求終于得到了妥善回應與解決。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為進一步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國務院決定開展第七次大督查。實地督查中,各督查組將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認真落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有關規定,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