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6日11:00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清明是慎終追遠,清明是家的感恩、國的思念,家國情懷也寄托在許多不能忘卻的紀念里。清明節期間,全國多地的各界人士都舉行了祭奠英烈的活動,寄托對英烈哀思,傳承英烈的精神。
瞻仰英烈墻 緬懷公安英雄
清明節是追思逝者的時節,在貴州警察學院,包括警校師生在內的500余人齊聚在公安英烈墻前脫帽默哀,緬懷著為人民而犧牲的公安民警們。隨后,他們依次上前,為英烈們獻上純白色的菊花,以此表達對英雄們的追思之情。
祭奠1343座無名紅軍墓
福建武夷山張山頭自然村有1343座紅軍墳墓。這些墳墓沒有姓名,沒有番號,沒有銘文。清明節期間,這里舉行了一場祭奠活動。在這些無名的紅軍墓前,各界人士一起緬懷先烈,為他們敬獻花籃,唱國歌。
名家齊聚雨花臺 以畫筆祭英烈
近日,來自全國的50位知名美術家和100名小學生齊聚江蘇南京雨花臺,分散在雨花臺的紀念碑、紀念館、雨花閣和梅崗等多個創作點進行創作。他們用畫筆寄托思念,把雨花英烈的光輝形象和紅色文化變為一幅幅藝術作品。
革命搖籃追思英烈 井岡紅土銘刻豐碑
昨天(4月5日)上午9點多,江西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內,1000多名干部群眾手持菊花默立,緬懷著長眠于此的先烈。據了解,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自建園以來,每年都有近百萬的民眾前來瞻仰、緬懷革命先烈。尤其每年的清明節期間,每天都有近萬人前來祭奠、追思。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前進中的國家不能忘記先烈。而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即將實現,全國各族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繼續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奮勇前行。
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烈士陵園、抗日戰爭紀念館……這些鐫刻歷史記憶的地方,處處留下了習近平總書記緬懷先烈、崇尚英雄的身影和足跡。
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在國慶節的前一天,在這神圣莊嚴的日子里,緬懷先烈充分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充分表達我們追尋不忘初心力量的情愫。
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高大,鮮艷的五星紅旗勁風中獵獵招展。設立烈士紀念日,就是要通過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無數革命先烈,抱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背負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前赴后繼、浴血奮戰,直到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李躍旗、吳海平、元茂榮、陳偉義、芮宏等市四套班子領導來到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和全市各界代表一起敬獻花籃,緬懷先烈。(原標題:我市隆重舉行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活動 李躍旗吳海平元茂榮陳偉義芮宏等參加)
又是一年“九一八”,今天上午防空警報再次在我們耳邊響起,全國上下共同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防空警報響起,不僅提醒我們要銘記
89年前的今天,一聲炮響,硝煙彌漫;89年后的今天,警鐘長鳴。這是一段悲慘屈辱的苦難史,更是一部覺醒奮起的悲壯史詩。謹以此片緬懷和告慰抗日戰爭中所有逝去的革命先烈。
伴隨著《在太行山上》的歌聲,序廳內的巨型雕像前,人們敬獻鮮花,緬懷先烈,更體悟一種穿越時空的斗爭與奮斗精神,牢記歷史,奮發圖強。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概括偉大的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習近平:經歷了戰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7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
日本政府簽署投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