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熱點 > 正文

匿名捐款近40載 走后才知“李記”是誰

2019年04月02日07:58  來源:新京報

5034

  許惠春老人生前照片,70多歲時攝于無錫。

  許惠春老人留下的最后一張捐款單。本版圖片/受訪者提供

  姓名:許惠春

  性別:男

  年齡:88歲

  祖籍:無錫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職業:安慶石化工人

  3月20日下午,安慶石化一位老工人許惠春,因腦梗去世,享年88歲。同一天,一位被當地人所熟知、匿名捐款近四十年的“李記”,身份浮現于世。

  老人去世,沒留下一分錢存款。兒子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一沓捐款單,每次捐款均有相同特點:使用虛擬地址、署名一欄是“李記”。

  30多年前,“李記”隱名捐善款事跡,一度在安慶石化廠里流傳。這個名字被人熟知,是因為他曾兩度入選安慶石化“講奉獻10件好事”,卻也是迄今唯一票數第一、卻從未領過獎的人。

  30多年后,許惠春大兒子許海鑫向新京報記者提起父親當年往事時說,“父親既不是領導,也不是黨員,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工人”。

  但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老人,給人們帶來了平凡的感動。“他幾十年如一日,把省下來的錢送給素昧平生的人,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一位熟人說。

  “李記”去世的消息,在安慶當地以及網絡上刮起一陣“暖風”。他的故事通過人民日報等媒體被更多人知曉,網友評價:27張捐款單,是老人留給許家兄弟,也是留給全社會最珍貴的精神遺產。

  “李記”到底是誰?

  許惠春祖籍無錫,生于1932年。14歲時,只身一人出門做學徒,1951年,成為了一名國營單位的職工。

  1956年,許惠春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赴蘭州玉門油礦工作。20年后,安慶石化破土動工,他來到這里定居,直到1992年從安慶石化建安公司退休。

  現存的匯款單據顯示,從1981年起,許惠春陸續捐款,數額從20元至1萬元不等。其中,僅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兩筆高達1萬元的捐款。

  “那個年代我每月工資才一百多塊,老爺子卻能把一萬元現金捐出去。”向記者回憶時,許惠春的大兒子許海鑫頗為感嘆。

  從這些匯款單可以看到,許老的捐助面很廣泛,洪災、地震等災區的民眾,當地的困難職工,都曾是他的捐助對象。

  許海鑫說,過去30多年里,父親幾乎每年都在捐款,“青海玉樹地震時,捐款3000元,中國紅十字總會捐款5000元……已經找到的匯款單,數額加起來,累計有10萬元”。

  記者注意到,每次捐款均有一個共同特點:使用虛擬地址、署名一欄是“李記”。

  1991年,安徽潁上縣遭遇洪澇災害,其中,源自安慶石化、署名“李記”的多筆匯款,就曾引起媒體關注。然而,經多方查找,并未在安慶石化發現“李記”這個人。

  1998年夏天,安慶遇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安慶石化工會收到一封夾著一張3000元“定活兩便”(系一種事先不約定存期,一次性存入,一次性支取的儲蓄存款)的存單,背后寫著短短一行字:請將此款轉給災區,李記。

  許海鑫描述,當年“李記”隱名捐善款的事跡一度在廠里流傳,“李記”曾兩度入選安慶石化“講奉獻10件好事”,卻是唯一票數第一卻從未領獎的人。

  為找到這名捐款者,工廠及媒體曾在當地發起“尋找好人”行動。如安慶石化報就曾刊登一篇名為《“李記”捐款隱真名》的新聞,發動全廠尋找“李記”,但一無所獲。

  許惠春三兒子許海石回憶,“我們當時也在石化廠上班,但從來沒想到會是我們家老爺子。”他表示,自己還曾和家人討論過,但許惠春只是在一邊安靜地聽著,從不發言。

  查出重病依然捐款

  3月20日下午3點13分,這位沉默一生的老人因腦梗走了,享年88歲。走之前,老人也未提“李記”一事。

  許海鑫、許海東、許海石兄弟三人負責籌備喪事。

  在家中尋找靈堂用的遺照時,許海東無意打開了許惠春生前最珍愛的小木箱,里面有許惠春年輕時獲得的三等功獎章、一些信件及一個筆記本。本子里夾著一沓捐款單,紙面已經泛黃。這些泛黃的單據上,匯款人姓名一欄均署著“李記”。

  許海東一驚,趕緊喊來家人。兄弟三人這才知道,原來“李記”就是自己的父親。“當時看到這些單據,心情很沉重。”許海東說。

  在已發現的匯款單中,最后一筆是在2016年7月18日向安慶市民政局捐出的5000元。當時的許惠春已經85歲。也是在這一年,他被查出腦梗,入院治療后,回家養病。許海鑫回憶,“當時父親剛出院沒多久,誰能想到他還能一個人跑去匯款。我們在家附近的銀行找到了他”。

  2017年,許惠春體力虛弱,沒力氣獨自下樓,后來則徹底癱瘓在床。可即便臥床,老人仍反復跟許海鑫提出要買學步器,獨自下樓走走。

  父親去世后,許海鑫推測,“他那時可能還想去匯款,只是身體不行,實在走不動了”。

  “我父親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人,他既不是領導也不是黨員”,許海鑫說,家里并不富裕,甚至一度拮據,“老人平時省吃儉用,家里連像樣的家具、家電都沒有,幾十年來,都沒裝潢”。

  許海鑫介紹,20年前,母親章美芳診斷出股骨頭壞死,10年前,又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癥,臥病在床。許惠春自己也患有心臟病,腰椎也有些問題,“后來查出腦梗時,心肌炎也發了,大大小小的手術做了不少”。

  “唉,有時候我想,他至少要把自己的身體搞好再捐呀。”許海鑫嘆氣道。

  留下“最后一筆財富”

  一年到頭,許惠春就幾件工裝,家里的老家具用了幾十年不換,連燈泡都用最小瓦的。

  “父親走后,沒給我們留下任何存款。之前還納悶,父親素來節儉,怎么會連一點兒余錢都沒有。”許海鑫心情復雜,他說,老人生前非常節省,甚至是“摳門”,買菜總是買最便宜的,有時連吃剩的菜湯都舍不得扔掉,留著泡米吃。

  大兒媳回憶,“老爺子喜歡吃肉,但不舍得買,常去市場買豬皮吃”。有一回,許惠春去市場買回豬蹄,吃完后,不舍得扔掉骨頭,又繼續放鍋里煨湯。

  許海鑫給記者展示了一張父親站在天安門前拍攝的照片,“你看,連去天安門照相,都穿成這樣,家里哪兒有這么窮呢?”

  有時,兄弟三人看不下去,買了菜、肉送去,許惠春板著臉,給他買的新衣服也扔在一邊,讓兒子不要再買。

  許海東說,“父親從小要求我們艱苦樸素,他自己也一直如此,三個兒子,他都不允許抽煙、喝酒。”

  許惠春臥床后,家人專門請了保姆照看。許海鑫回憶,“保姆來了,都待不下去,說我父親家里怎么破成這樣,水泥地面、墻上糊著報紙,連個像樣家電都沒有。”為留住保姆,兄弟三人特意買了新被褥、新電視,又囑咐保姆要舍得買菜買肉。“我父親不再聽收音機,躺在床上看電視,可以說是沾了保姆的光了”。

  曾照顧許惠春的保姆鄧榮鳳說,老人生活近乎清貧,而且老伴還患病,家里至今沒什么像樣的擺設,連老人出殯安葬的費用都是三個兒子湊出來的。

  “按理說,安慶石化效益不錯,和我父親一同退休的工人,都舍得吃喝,還有存款。可我父親這么多年一直很清貧,分文未留。這讓我們多少有些想不通。”許海鑫表示,如今在這一張張捐款單面前,才知錯怪了他。

  知道父親就是“李記”后,家人原本不考慮公開,打算一切從簡。后來醫院里的人聽說了老人的故事,認為應該公之于眾,“老爺子已經走了,但廠里還在找"李記",應該和大家交代一下”。

  許海鑫和兩兄弟商量,計劃將每張捐款單珍藏起來。

  “這些沉甸甸的捐款單,是父親留給我們的最后一筆財富。”許海鑫說,“這些匯款單,是我父親品格的寫照,我們也想把這種精神繼續傳下去”。

  新京報記者 李一凡 實習生 劉梓桐

文章關鍵詞:李記 暖風 定活兩便 腦梗 黨員 阿爾茨海默癥 儲蓄存款 老人的故事 出院 手術 責編:徐寧寧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一餐館員工全部確診!所有小區封閉式管理!

    6月1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1例(甘肅10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33例(北京31例,河北1例,浙江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 謎底揭開!尋找了29年的神秘捐款人,竟然是他

    不久前,安徽安慶石化總廠88歲的許惠春老人因病去世,子女們在整理老人遺物時,意外地發現了28張落款寫著“安慶石化報李記”的匯款單。許惠春老人的二兒子介紹,在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玉樹地震時,老人都有過捐款;除此之外,老人還曾給困難家庭捐款。

  • 平民英雄 成就不平凡人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清明假期,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游人們等來的是遷徙回來的丹頂鶴,而對于保護區監測員徐卓,這些鶴是她久違的親人。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