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1日16:45 來源:求是網
尊重才能贏得尊重,互信才能攜手共進。3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中強調,各國之間要堅持互商互諒,破解信任赤字。“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面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全球治理體系和多邊機制受到沖擊的現實,唯有增強信任,減少猜疑和隔閡,攜手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多贏。
破解信任赤字,要把互尊互信挺在前頭,把對話協商利用起來,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通過坦誠深入的對話溝通,增進戰略互信,減少相互猜疑。信任是國際關系中最好的黏合劑。當前,國際競爭摩擦呈上升之勢,地緣博弈色彩明顯加重,國際社會信任和合作受到侵蝕。面對國際貿易摩擦、國家政治互信不夠帶來的合作阻礙,國家之間要構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不搞唯我獨尊,不搞自我封閉,不搞強買強賣,不搞一家獨大或者贏者通吃。要堅持對話協商,凝聚共識,管控分歧,才能同舟共濟,構建起利益、命運共同體。“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待人以誠,人亦以誠待我。人之間關系如此,國之間關系也不應例外。推進國際合作,促進合作共贏,政治互信是關鍵,唯有筑牢政治互信的堤壩,以誠相待,相互理解,良性互動,才能攜手書寫合作共贏美好篇章。
破解信任赤字,要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為先、義利兼顧,構建命運與共的全球伙伴關系。“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國際合作中,我們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只有以義為先、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堅持正確義利觀,就是要倡導大小國家一律平等,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相反,遠離正確義利觀,恃強凌弱,不按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辦事,違背國際法,所取之利非正道之利,無法贏得道義支持,也無法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破解信任赤字,增進互尊互信,必須堅持正確義利觀,并以此為價值導向推進合作共贏。此外,還要正確看待競爭,合作是主流,共贏是主旋律,即使有競爭,也應是良性競爭,是彼此信任、并肩前行的競爭。
破解信任赤字,要加強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認同,讓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互信互敬。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歷史、國情,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文明。“和羹之美,在于合異。”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對話,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增強互尊互信,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應成為常態,應成為彼此溝通、相知、理解的媒介。民心相知相通,文明交融綻放,也是政治互信的助推器。只有懂得彼此文明,理解彼此文化,文明交流互鑒進入各國民眾生活,才能讓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互信互敬。而各國人民的相知相親、互信互敬,正是破解信任赤字的根本,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實基礎。
譚主注意到,三場峰會結束后,中國成為許多外媒報道的關注點。有媒體報道,中國推進疫苗合作應對疫情。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習近平主席提到這樣一句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
譚主注意到,三場峰會結束后,中國成為許多外媒報道的關注點。有媒體報道,中國推進疫苗合作應對疫情。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習近平主席提到這樣一句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
聯播+ “我們要深化命運共同體意識,持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創新發展步伐,促進區域互聯互通,實現包容和可持續發展,把愿景一步步轉變為現實,為亞太人民造福。●希望大家做開放發展的推動者,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亞太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亞太經濟率先走向復蘇、走向繁榮
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讓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充分涌流。
聯播+當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國際格局深刻演變。● 我倡議五國召開傳統醫藥研討會,探索傳統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作用,為全球疫情防控增添有力武器。● 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落實“人員與貨物跨境流動便利化倡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助力各國復工復產、恢復經濟。
當地時間10月16日,美國財政部表示,受此前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影響,2020財年美國預算赤字達到創紀錄的3.132萬億美元,是2019年赤字的三倍以上,債務規模超過了GDP。美國財政部表示,2020整個財年的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1%,至3.42萬億美元;而美國政府在下令關停企業以遏制病毒傳播后陸續推出補充失業救濟金以及小企業支持措施,導致該財年聯邦政府支出增加了47.3%,至6.55萬億美元。
當地時間10月8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美國預算赤字在2020財政年度增加了兩倍,達3.1萬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15.2%,創1945年以來新高。△《華爾街日報》稱,為應對新冠疫情,聯邦政府預算赤字在2020財年達到2019財年的三倍
根據美國商務部3日公布的數據,美國7月份貿易逆差激增至636億美元,達到自2008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前7個月,美國大豆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 圖自美國普查局 服務出口是美國的傳統強項,但7月份也再次下跌。
據美國彭博社報道,曾經靠出口石油積累了大量財富、并一度被稱為全世界最富裕國家之一的中東國家科威特,如今卻因為油價暴跌,而面臨財政緊張的問題。但彭博社認為這些國家如果想避免本國經濟過于依賴能源的短板徹底暴發出來,還得更進一步加速經濟改革。
2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工作進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王小龍介紹,目前特別國債所籌資金已提前下達地方,地方正抓緊把資金落實到具體項目,有些資金已形成實際支出,政策效果正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