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8日16:1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拉薩3月27日電 題:看,那富足的笑容!——高原上的脫貧故事
新華社記者王琦
記者連日來在西藏采訪時看到,越來越多的藏族群眾走上了致富路。面對記者,他們流露出了富足的笑容。
“打算將來建個自己的大棚”
春天的高原,綠意很稀少。因此當記者走進日喀則市白朗縣近郊一座種黃瓜的蔬菜大棚時,濃濃綠意頓時讓人覺得愜意。
黃瓜大棚的技術員、藏族小伙拉巴旺堆,正在指導幾位新員工。他告訴記者,雖然他來這片蔬菜大棚工作才一年,但已經是負責黃瓜種植的技術帶頭人了。
“我來之前是牧民,原來每月的收入才1000元,現在每個月能拿到4500元,已經是家里收入最多的了。”拉巴旺堆笑著說,一年的工資就有5萬多,覺得很有成就感。
拉巴旺堆的師傅,也是這片蔬菜大棚的技術總監趙光偉來自山東壽光。他告訴記者,這一片蔬菜大棚有80名員工,其中一半的員工是當地的藏族群眾,員工根據對技術的掌握程度,每個月能拿到45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工資。為了讓他們熟練掌握種植蔬菜的技術,員工入職時要接受技術培訓,然后再根據興趣分別掌握一種蔬菜的全流程種植技術。
“拉巴旺堆是我帶出來的,他現在還沒完全出徒,等他將來也能獨當一面了,工資會比現在多的。”趙光偉說。
“除了完全掌握種黃瓜的技術,你還有什么打算?”記者問拉巴旺堆。“打算將來建個自己的大棚。”他回答。
白朗縣委書記陳昊說,目前,蔬菜產業已成為縣里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下一步,白朗縣將進一步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同時創建有機蔬菜品牌,讓百姓通過產業實現穩定脫貧。
“過去想都想不到能有現在的好生活”
82歲藏族老黨員桑珠卓瑪的家,在拉薩市曲水縣拉薩河畔三有村的一幢光線明亮的小樓。
而在幾年前,她還住在半山腰上的兩間低矮的土木房子里。那里的土壤很貧瘠,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后來根據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她一分錢沒花,在2016年住進了現在的小樓。
老人在民主改革前是一名農奴,用她的話說,“當時的生活還不如現在的牲畜。”民主改革后,她積極要求入黨,終于在1965年光榮實現了愿望。
由于丈夫長期生病臥床,桑珠卓瑪家的生活一直比較困難。前兩年,由于符合易地搬遷的條件,她全家就來到了現在的住所。因為離縣城近,政府還幫忙給她女兒找了一份保潔的工作。
拉薩三有村全貌(2016年10月10日攝)。
“過去想都想不到能有現在的好生活!”老人笑得很開心。
桑珠卓瑪告訴記者,因為有高血壓,村里的醫生還經常來她家,給她測血壓,送降壓藥。
在村里的衛生所,記者見到了曾到老人家隨訪的村醫德慶拉姆,她告訴記者,她們會定期去村子里慢性病人的家里隨訪。拉薩河畔三有村是由搬遷戶組成的新村,患慢性病的老人較多,村醫的隨訪任務挺重。
在村衛生所里,記者還看到了遠程診療室。據這個村所在的達嘎鄉衛生院院長張超遠介紹,衛生院與江蘇省泰州市的一家醫院有遠程診療的合作關系,有一些診斷不了的病癥,能通過電子設備實現遠程問診,很方便。
“還是有門熟練的技術踏實”
一進拉薩市達孜區雪鄉傳統手工藝制作合作社,記者就被各種色彩鮮艷、表情夸張的布制面具震撼了。
在生產車間,合作社的員工西洛正在為面具的內里上鮮艷的紅色漆。他告訴記者,他的腿有殘疾,在來合作社之前主要務農,每個月收入才有500元,自從來了合作社,學了技術,每個月能拿到2500元的工資。
“合作社還管吃管住,很開心。”他笑著說。
車間的另一名員工達瓦負責給面具塑形,他2007年就開始學習面具制作的技藝。現在的他,一個月能拿到5000元工資。
“原來我在工地上干活,收入不穩定,現在收入高了,也穩定多了,還是有門熟練的技術踏實。”達瓦說。
碰巧,合作社的負責人也叫西洛,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拉薩布制面具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告訴記者,面具制作起源于公元7世紀,在藏戲演出和雪頓節等場合都有著廣泛的使用。合作社于2012年成立,現在有27名員工,大部分是縣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們合作社還為230名農牧民培訓編制毛毯、縫紉等技藝,實現70多戶農村婦女居家就業。”負責人西洛說。
要離開合作社時,記者問達瓦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他很有信心地告訴記者,現在他還沒有完全掌握制作面具的技藝,等將來把所有工序都掌握了,要開一家自己的面具店。(完)
樹木盡頭,兩間配備空調的廠房矗立道旁,通過水泥路與村道相連。秀梅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秀梅,向鹿邑縣申請并實施了無公害黃瓜溫室大棚到戶增收試點項目,帶動貧困戶40戶,每年戶均分紅500元。
12月6日,農民在河北新河經濟開發區五里鋪村的溫室大棚里采摘火龍果。近年來,河北省新河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采取“合作社+農戶”、農業生態觀光采摘園等模式,引進火龍果、百香果等熱帶果品發展“南果北種”,助力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因自然條件差,歷史上有“苦瘠甲天下”之稱。五年來,楊嶺村百姓的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村里拆了土坯房,改造了廁所,實施了污水處理,完善了水、電、網等基礎設施,還新建了標準化的衛生室、幼兒園。
2017年,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郝永紅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申請了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在家里老房子的基礎上,建起3個大棚,發展蘑菇產業。” 圖為左家灣村村民在郝永紅的大棚內務工,制作菌棒,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題:“在脫貧攻堅這件事上,我們是敢死拼命的”——甘肅脫貧攻堅進程回顧 在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養殖小區,村民李應川給羊喂水(3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
中山市與大關縣合作共建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園區、農產品冷鏈加工物流基地和筇竹(扶貧)產業示范園,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的農產品加工特色園,農產品的附加值得到大大提升。中山對昭通的幫扶,將山區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鮮活實踐。
農業農村部昨天(11月30日)發布,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0個整縣推進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規范不夠、質量不高、指導服務薄弱等問題。
記者從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15年底,海南墾區共有貧困人口3286戶12088人。截至目前,經各農場公司、下屬單位所在地屬地政府核準,海南墾區貧困人口已全部實現脫貧。
目前,特普洛村已經打造了2000畝青花椒種植基地并成立了金陽縣新東方農民專業合作社,涵蓋的105戶村民中有93戶是貧困戶,合作社年均銷售花椒4.3萬余斤,93戶貧困戶年均實現增收180余萬元。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走進河南省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這個巨幅標語映入眼簾。近年來,光山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途徑,找到了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發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