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9日10:31 來源:科技日報
“中山大學有2266名教授具備博士生導師資格,但博士生每年招生規模只有1700人。在保證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指標后,一般都是2—3名教授去競爭1個博士生招收名額,一批優秀教授不是每年都能招收博士生。”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近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提出擴大博士生招生、培養規模建議后,招生指標有所提高,但還不夠。
在采訪中,多名代表委員表達了類似的心聲。
規模偏小與高水平人才需求迫切矛盾突顯
包括博士生在內的研究生群體,已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生力軍。羅俊告訴記者,我國研究生參與發表高水平論文的比例很高。研究生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結題項目人數分別為3.1人/項、7.5人/項,參與原國家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人數分別為34.5人/項、18.1人/項。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隊伍中,博士占83.1%,發揮著創新骨干作用。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博士生招生和培養總體存在規模偏小的突出問題。我國人口總量是美國的4.3倍,博士畢業生數不及美國的1/3,差距非常明顯。”羅俊認為,我國博士生培養規模偏小與高水平創新人才迫切需求之間的矛盾突顯。
生源不足造成極大資源浪費
但多名接受采訪者感慨,要招收博士生很難。
全國人大代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以下簡稱海地所)副總工程師印萍告訴記者,地質調查局有近7000名科研人員,具備碩士招生資格的科研人員超過2000人,近1000人具備指導博士生能力,但每年累計招收的碩士生、博士生不到100人。
“我們所博士生招生名額20年基本沒有變化,但導師人數增加了幾倍。”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自動化所)易建強研究員算了一筆賬,每年每個博士生導師只能招收約1名博士生,遠遠滿足不了科研需要。
“科研人才主要還靠國內自己培養,指標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創新驅動戰略的實現。”易建強說。
培養規模與質量不是此消彼長
海地所并非不想招收博士生,根本原因是不具備招生資格。
1985年以來,國家學位辦沒有再新批準科研單位設立研究生教育學位點,僅高校有新增學位授予點資格。海地所未能在政策叫停前獲批研究生教育點。
在印萍看來,博導可能是副教授,受招生名額、科研資源、本身學術水平所限,不一定每年都能招到博士生,但如果生源不足成為常態,將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我們只能采取和高校合作培養研究生的方式。”但印萍認為,這帶來了很大的弊端:一方面要和高校分享有限的生源,另一方面,博士生在研究所開展科研活動的差旅費、補助占用研究所工資或勞務費總額,此外帶來了安全、住宿等方面的隱患、困難。
去年8月,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文件,提出適度擴大博士生規模,大力培養高精尖急缺人才。
在羅俊看來,擴大規模與培養質量二者并非此消彼長的關系。“博士生的培養質量關鍵在于導師,核心是師德師風建設,此外必須狠抓培養過程。”
除了從嚴遴選博導,易建強同時表示,應加強事后評估,如果培養的學生達不到要求,那么導師應承擔指導責任,嚴重者可以撤銷其導師資格。目前教育部已加強對博士生畢業論文的抽查,論文不合格的學生及其導師都會受到處理。
30多年來,一些新興學科已取得長足進展。印萍建議,國家向研究所開放研究生學位資源,并出臺相關政策對合作培養研究生的經費開支、安全管理等進行具體指導。(記者 陳 瑜)
2020年,制定“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這一年,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人民生活歷史性地邁上新臺階的一年。規劃是在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取得重大進展,我國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