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9日09:22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無論是求學還是工作,張海霞都一直帶著父親,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
張海霞耐心輔導學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耀成文圖
3月6日中午,駐馬店市驛城區蟻蜂鎮胡莊小學,張海霞用輪椅將父親張改樣推出來曬太陽。從2007年小學六年級開始,13年來,無論是上中學、大學,還是到村小學當教師,“孝女”張海霞求學、工作都一直帶著父親,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
一句童言,曾“感動中國”
張海霞,家住確山縣三里河鄉山區,父親因風濕病癱瘓喪失勞動能力,母親改嫁,5歲起她便被迫撐起一個家。六年級時,盡管成績優異,但海霞卻面臨輟學。此時,漯河的一位小伙子走進海霞家,愿意資助她到大學畢業,海霞感激落淚。
資助海霞上學的小伙子叫祁健,大學剛畢業,就被檢查出白血病,盡管醫院很快幫他找到了配型的骨髓,但高額的治療費,讓他被迫痛苦放棄治療,并做出決定:用剩下的2萬元“救命錢”資助一個貧困學生,在有生之年做件有意義的事兒。于是,他通過慈善機構找到了貧困學生張海霞。
海霞知道真相后,死活不肯接受祁健的資助,并專程帶著父親趕到漯河,鼓勵祁健好好治療。返回后,她公開面向世界“求助”:借50萬元還100萬元,救祁健的命,并承諾用一生努力來償還。
小海霞一句“童言”,經眾多媒體報道后,在海內外掀起愛心大潮,美國萬通證券總裁崔英看到海霞的故事后,深受感動,決定幫助海霞圓夢,出資為祁健治病。
祁健骨髓移植成功,治好了病,并且結婚生子。張海霞這份跨越地域和血緣的、用愛心書寫的現代童話就這樣神話般地變成了現實。她被網友譽為“中國最可愛的貧困山區女童”,獲得“2017年度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提名。
帶父求學,已逾十年
在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品學兼優的張海霞也沒有輟學。2007年小升初考試中,她以180分的好成績,被確山縣二中錄取。秋季開學時,她毅然帶著父親,在確山縣城租了一間20平方米的房子。放學后,她第一件事就是趕回來,燒水、做飯、掃地、服侍父親吃喝拉撒。由于沒有什么收入來源,生活費基本上是一些好心人士捐獻的。為了節省開支,面條、咸菜、白饅頭就開水,這是他們父女的家常飯。好心的鄰居經常送來飯菜、水果,張海霞自己不舍得吃,都留給了爸爸。
2010年秋,漯河市第五高級中學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免費讓張海霞帶著父親上學。在好心人士的幫助下,她租房邊照顧父親邊求學。2013年高考,張海霞以超出二本線的優異成績被黃淮學院錄取。黃淮學院領導得知她的情況后,又無私地伸出援助之手,除免去她的全部學費外,還破例在學校宿舍內專門騰出兩間住房供他們居住,并且為她申請了助學金,盡最大可能解除她和爸爸的后顧之憂。
為維持生活,張海霞一進校就開始勤工儉學——在學校食堂打工、在圖書館做圖書管理員、利用周末和假期在學校附近兼職,長期做著幾份工作,在同學的印象中,張海霞總是來去匆匆。
學校和院系的領導、老師、同學在過年過節的時候,經常到她住的地方看望,送去日常用品,幫她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面對這些愛心,張海霞都化為向上的動力,抓緊一切時間努力學習,多次以優異成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一等獎學金和忠信德育獎。她競選成為班級干部,學校每次搞捐助活動,她總要捐出一份愛心,還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在校期間,張海霞先后獲得河南省第五屆“感動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全國十佳自強女孩”,河南省高校工委“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
基層教學,不忘報眾恩
2017年秋天,張海霞大學畢業,順利通過招教考試,成為驛城區蟻蜂鎮胡莊小學的一名教師。胡莊小學離市區十多公里,她帶著父親又來到這個山村小學,開始從教生涯。
3月6日是一個難得的晴天,當天中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走進校園,海霞正在為父親洗頭。洗罷頭,海霞用輪椅將父親推到太陽下曬暖。然后,她到教師辦公室開始備課。她說,自己在這里教了一年多課,現在是六年級班主任,負責教授六年級語文和數學。
當天下午2時30分,上課鈴響起,張海霞走進教室開始上課,雖然只有11名學生,但她教得很認真,很用心。
談起打算,張海霞說,她現在一是要好好工作,回報社會。二是多作貢獻,回報曾幫助關心她的很多好心人。三是堅持給父親治病。“我是在社會愛心的幫助下,才完成學業的,現在參加工作了,時刻不敢忘記努力工作報答大家的恩情。最苦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不論以后我走到哪里,都會帶著父親,永遠陪他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