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8日08:57 來源:人民日報
人大舉行會,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談打贏脫貧攻堅戰今年再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人民日報
■ 建檔立卡貧困村從2013年的12.8萬個減少到2018年底的2.6萬個
■ 每年投向貧困地區和脫貧攻堅項目的金融資金超過萬億元
■ 對打著扶貧旗號斂財、違法亂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本報北京3月7日電(王浩)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會上,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就“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相關問題回答提問。
劉永富介紹,我國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660萬人,連續6年平均每年減貧1300多萬人。建檔立卡貧困村從2013年的12.8萬個減少到2018年底的2.6萬個。今年再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摘帽300個左右貧困縣。
脫貧攻堅戰任務重、時間緊,如何保障脫貧質量?劉永富介紹,首先,嚴格遵守脫貧程序,貧困縣脫貧要縣申請、市初核、省核查,再由國家抽查20%的縣。貧困戶脫貧要經“村里提出、本人認可”程序,確保扶貧工作務實、措施扎實、結果真實。
“其次,脫貧攻堅要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劉永富介紹,中央專項巡視發現四大類問題,包括政治責任落實不到位、貫徹精準方略不到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突出、深度貧困問題突出。各地各部門制定相關方案,正在整改。此外扶貧工作還有省際交叉考核、第三方評估、暗訪、績效考核四項,讓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建設任務。劉永富介紹,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系統工作,應做好科學規劃,加強后續扶持。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扶貧車間等方式拓展就業渠道,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脫貧攻堅離不開金融支持。劉永富介紹,當前已經推出扶貧小額信貸、扶貧再貸款、扶貧金融債等金融產品,每年投向貧困地區和脫貧攻堅項目的金融資金超過萬億元,金融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生力軍作用。接下來,要進一步向深度貧困地區、產業扶貧項目、易地扶貧搬遷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是輿論關注的熱點。劉永富表示,對優親厚友、弄虛作假、搞形象工程等問題重拳出擊,對敗壞脫貧攻堅名聲的,嚴肅處理,對打著扶貧旗號斂財、違法亂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加強資金項目管理,實現公平公正,村、鄉鎮一級項目資金使用進行公示公告,讓群眾充分監督,確保資金使用在陽光下運行。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也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困難。盡管如此,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不會改變,決不因疫情而留下“鍋底”;現行扶貧標準不會改變,既不降低也不拔高;
三月十四日,貴州省福泉市陸坪鎮福興村牛滾凼自然寨,村民在茶園里采摘春茶。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司長蘇國霞告訴記者,為幫助貧困戶恢復生產,國務院扶貧辦和銀保監會出臺了扶貧小額信貸的優惠政策。
3月1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介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劉永富介紹,到3月6日,貧困人口跨鄉打工已經出去了1420萬人,占去年實際打工人數的52%,比往年略低一些。
脫貧攻堅這是一個特定的含義,脫貧攻堅要解決的任務就是消除中國幾千年以來沒有解決的絕對貧困問題,吃不飽、穿不暖,基本生存的問題,發展的環境條件太惡劣的問題,這是歷史性的。無非消除絕對貧困的做法和緩解相對貧困的做法會有差別,打攻堅戰和常規下減貧會有區別而已,扶貧工作不會停止,不會結束,還會繼續做下去。
“2018年脫貧攻堅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年度任務全面完成,預計全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28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完成28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連續6年超額完成千萬減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