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2日10:5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吳志忠 張杰 句鵬飛(分別系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
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值得倍加關心、倍加愛護。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一以貫之關心愛護廣大退役軍人,退役軍人也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為國家各項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黨和政府不斷推出新的政策舉措,廣大退役軍人的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必將持續提升,其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國偉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必將得到極大激發。
2019年2月19日,復退軍人在山東臨沂郯城縣“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上了解用工單位招聘信息。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1、黨中央把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戰略位置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站在黨和國家建設發展全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戰略高度,深刻闡明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重大意義、目標任務、方針原則和方法路徑。在重大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是關系軍隊穩定和社會大局穩定的大問題。軍轉安置工作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在目標任務上,強調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在方針原則上,強調要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軍隊建設服務的方針,貫徹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盡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則,推進退役軍官安置管理保障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創新,逐步健全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和相關政策法規;在方法路徑上,強調軍轉安置工作要適應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國防和軍隊改革新要求,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為促進軍隊干部隊伍建設、為安置和使用好軍轉干部提供更可靠更有效的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對廣大退役軍人的關心愛護,為推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
黨的十九大做出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的重大決定,建立健全集中統一、職責清晰的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制。國家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退役軍人事務廳(局),市縣成立退役軍人事務局,形成覆蓋全國、上下貫通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體系,為新時代加強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一方面,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在集中統管中得到加強。過去退役軍人管理工作由民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以及軍隊各級政治工作部門、后勤保障部門等單位各管一塊,組建統一的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后,各相關單位的職責和力量整合起來,按照“法治、規范、效率、協調”的國家綜合治理原則,扭轉了過去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一套班子幾塊牌子”“多頭負責分散管理”局面,增強了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的效力,極大提高協調性和及時性。另一方面,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的內容得到豐富拓展。過去由于受分散管理體制的制約,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的一些內容難以統籌納入整體規劃和工作進程中,組建統一的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后,進一步拓展了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職責,實現了對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訓工作、榮譽褒獎工作、優撫安置工作、管理保障工作全覆蓋,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加全面切實的保護。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重要論述,把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緊抓不放。全國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經驗交流會召開,河北、北京、天津、山東等10個地方和部門作了書面經驗交流,為各地開展好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提供經驗借鑒。全國退役軍人事務廳(局)長會議召開,退役軍人管理保障系統的廣大干部精神振奮、思想統一、銳意改革,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在新的起點上有了新發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按照中央統一部署要求,以退役軍人為中心緊密結合實際、把握政策底線、堅持分門別類、精準施策,用心用情全力關心關愛退役軍人,解決了廣大退役軍人關心的一系列實際問題,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2、重視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
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建設改革時期,黨和政府都高度重視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在各歷史時期退役軍人優撫安置政策在當時都具有相對優惠性。
革命戰爭年代,黨在戰爭洗禮中初步創立退役軍人優撫安置的政策制度。土地革命時期,我軍就以制度的方式安置退役官兵,主要由根據地的政權機構安置傷病殘人員和將不適合軍事工作的干部集中安排到地方工作,安置制度開始萌芽。抗戰時期,便有了集中安排轉業軍官的措施和辦法,此時安置尚屬探索階段。解放戰爭初期,為貫徹“兵貴精不貴多”的建軍原則,黨中央正式頒發了《關于復員工作的指示》,指出官兵復員工作“必須慎重處理,除在政治上徹底解釋清楚外,必須對復員妥為安置,各得其所”,正式提出退役軍官“復員”“轉業”等轉業術語。解放戰爭后期,為適應政權建設和城鄉管理的需要,毛澤東和黨中央提出“我們必須準備把二十一萬野戰軍全部就地轉化為工作隊”,向全國進軍所需要的“一切工作干部,主要地靠軍隊本身來解決”。這時,已開始把退役官兵優撫安置工作同軍隊建設和政權建設、經濟社會建設聯系起來,形成退役官兵優撫安置政策制度雛形。
新中國成立后,黨在全國范圍內探索建立統一的優惠的退役軍人優撫安置政策制度。1950年6月,中央、各大行政區、省、專署、縣、區、鄉和軍隊的兵團、軍、師、團均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負責本地區和本單位的復員工作。1955年5月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安置復員建設軍人工作的決議》指出,妥善安置復員軍人,使他們各得其所,在各個工作崗位和生產戰線上發揮積極作用,是國家的一項長期的重要政策。1965年9月國務院頒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出現役干部轉業地方工作暫行辦法》,規定轉業干部必須統一分配,但如國家有困難,可在地區上給予照顧,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以法的形式強調了退役軍官轉業地方工作的權益保障。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和軍委日常工作后,批準成立國務院軍轉安置工作小組,他強調對轉業干部“地方要承擔起來,把他們安置好”。
改革開放之后,退役軍人優撫安置政策制度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不斷改革發展。1978年3月設立民政部后,明確了退役軍人復員安置的職能分工,軍官轉業安置繼續受國務院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小組領導,日常工作由人事部門負責。1985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尊重、愛護軍隊、積極支持軍隊改革和建設的通知》專門強調“對軍隊轉業干部一定要熱情歡迎,積極接收,認真培訓,合理使用,使他們成為國家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1997年3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對退役軍人優撫安置權益保障做出規定,“國家妥善安置退出現役的軍人,為轉業軍人提供必要的職業培訓,保障離休退休軍人的生活福利待遇”。2001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實施《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暫行辦法》規定,軍隊轉業干部實行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方式安置,這使我國退役軍人優撫安置逐漸走出了單純由政府指令性計劃分配的傳統模式,為軍人退役提供了更多的安置選項。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取得重大成果。2018年4月16日退役軍人事務部掛牌成立,在統一的專門國家機關部門統籌指導下,全面梳理評估新中國成立以來涉及退役軍人的所有政策法規,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規、待遇保障、優先優待、接收安置、服務管理、工作運行、督導檢查等機制和體系,搭建起了退役軍人工作的“四梁八柱”,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更加富有實效,取得重要成就。
3、退役軍人優撫安置政策制度將持續惠及每一名退役軍人
新時代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解決他們的困難作為工作重點,把他們是否滿意、是否認可作為檢驗標準,讓退役軍人優撫安置政策制度紅利不斷釋放惠及每一個人。
加快建立健全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六大體系。一是完善政策制度體系。在全面梳理和科學評估現行政策的基礎上,厘清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政策需求,集中攻關基礎理論課題,積極穩妥出臺政策,逐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國防和軍隊改革相銜接,以部門規章制度和規范性文件為支撐的政策制度體系;二是優化接收安置體系。堅持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盡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安排工作、扶持自主就業、退休、供養等安置方式;三是加強待遇保障體系。堅持撫恤優待本質屬性,按照貢獻與待遇匹配、普惠與優待疊加的原則,完善體現褒揚的優撫制度,創新待遇保障舉措,建立兜底保障的困難援助機制,提高服務保障水平;四是構建榮譽激勵體系。堅持精神激勵與物質保障并重,褒揚彰顯退役軍人為黨、國家和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風范和價值導向,加強英烈紀念設施管理,定期進行退役軍人事務領域表彰獎勵,持續開展“最美退役軍人”系列學習宣傳活動,發掘推廣退役軍人先進典型,激勵廣大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五是建立教育管理體系。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將退役軍人黨員全部納入黨組織管理。探索建立誠信機制,將退役軍人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將待遇保障與現實表現掛鉤,對違法亂紀者給予嚴懲,對建功立業者給予激勵;六是健全組織運行體系。充分履行黨委政府在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方面的重要職責,構建黨委領導、政府牽頭、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協調、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推進《退役軍人保障法》立法。著力把作為母法的《退役軍人保障法》立起來,并以此牽引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政策法規體系的構建,對退役軍人移交接收、退役安置、教育培訓、就業創業、優待撫恤等做出整體設計和系統規范,建立參戰退役軍人特別優待、為退役軍人建檔立卡、發放退役軍人證、實行退役軍人安置責任制和考核評價等一系列創新制度。當前,退役軍人事務部已經把制定《退役軍人保障法》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納入工作重點,該法草案的征求意見稿已經送中央和國家機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軍隊有關部門征求意見,各單位意見已反饋并完成梳理匯總,退役軍人事務部正認真分析研究,反復溝通協調,對法律草案進行修訂完善,將適時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該法頒布施行后必將為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提供更加堅強的法治保證。
多項具體政策制度穩步落地。2018年退役軍人事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就退役軍人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管理、退役士兵安置、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高撫恤補助標準、懸掛光榮牌、退役軍人信息采集等工作出臺文件并組織實施。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這是黨中央決策部署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后,出臺的首個專門針對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政策性文件,該文件從2018年8月1日起施行;印發《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退役軍人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推出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舉措,這對于更好實現退役軍人自身價值、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對做好改革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系第一年的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印發《關于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幫扶工作的通知》,強調要積極為退役軍人提供就業服務,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對大齡、就業困難的要納入公益性崗位,營造全社會支持退役軍人就業的良好氛圍。印發新修訂的《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現量化評分暫行辦法》,該辦法適用于2018年秋季及以后退出現役的士兵,對于完善公正公平公開的“陽光安置”工作機制,引導現役士兵矢志強軍打贏和立足軍營建功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2月印發《關于進一步扶持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加大對招用退役士兵企業以及從事個體經營退役士兵的稅收優惠力度,調動企業積極性,促進退役士兵穩定就業。
各級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自設立以來,以扎實的工作、高效的落實,彰顯了中央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的決心意志。但是客觀上講,受制于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困難,當前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距離廣大退役軍人的期待還存在一些差距。一方面是由于以往缺乏集中統一的管理機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各地服務能力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政策制度完善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這既需要各級黨委政府提高政治站位、沖破思想觀念阻礙、把政策要求落實到位,也需要全社會為退役軍人提供便利,營造關心關愛、尊崇軍人的良性氛圍,更需要廣大退役軍人在合理合法表達訴求的同時,看到各相關部門的辛勤付出,多一點耐心、多一點信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勠力同心推動新時代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邁上更高臺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02日 07版)
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暨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20日上午在京舉行。丁薛祥參加會見,孫春蘭參加會見并主持大會,張又俠、陳希、黃坤明、沈躍躍、肖捷、馬飚參加會見并出席大會,中央軍委委員苗華參加會見并在會上宣讀表彰決定。
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暨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20日上午在京舉行。丁薛祥參加會見,孫春蘭參加會見并主持大會,張又俠、陳希、黃坤明、沈躍躍、肖捷、馬飚參加會見并出席大會,中央軍委委員苗華參加會見并在會上宣讀表彰決定。
截至目前,河北省市縣三級設立退役軍人管理服務中心共206個,鄉村兩級設立服務站共55646個 作為兵員大省、優撫安置大省,河北構建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搭建服務平臺,完善運行機制,推出務實管用的舉措,讓退役軍人離開軍營后,受到尊崇,得到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