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9日16:10 來源:中新網
制假工具 警方提供
中新網金華2月19日電 燙金機、電腦、彩色打印機、絲網印刷版……這些看似普通的器材竟能“制作”人民幣?在僅小學文化的90后男子王某搗鼓之下,一張張以假亂真的假幣新鮮出爐,然而“好景”不長,還沒等到發大財,王某及其同伙就被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公安分局抓獲。
2019年1月26日,傅村派出所警方接到徐某的報警,徐某稱自己在傅村開了一家超市,發現最近查賬經常會發現一些面值5元,20元的假幣。因最近自己比較忙,超市有時會由自家小孩看顧,徐某懷疑假幣應該是這期間收進來的。
接到報警后,傅村派出所立即進行排查,通過視頻監控和一系列的排查,警方鎖定了主要嫌疑人王某,并在追蹤過程當中找到其打算寄往江蘇省連云港市的包裹,里面所裝的正是制作假幣的各類模板、燙金機和墨水等工具。根據包裹信息,民警將嫌疑人的抓捕范圍鎖定在江蘇連云港。1月30日下午,民警將王某成功抓捕歸案。
據了解,只有小學學歷的王某是江蘇連云港人,因看到村中有人制作假章、假證等制假勾當,再加上自己與母親、弟弟都是弱視,家中條件十分困難,便打起了制假幣的心眼。
王某制作的假幣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警方提供
魯某和于某是王某同在傅村鎮一玩具廠打工的工友,三人經常一起吃飯。在一次聚會時,王某向魯某和于某透露自己會制作假幣,之前也利用假錢謀取過一些利益。兩人起初不相信這個90年的“毛小子”還有這種能耐,等到王某在2018年11月從老家帶來印刷有紙幣花紋的紙張,兩人對其能力深信不疑,還紛紛投資購置了其他工具。
雖說是弱視,但是王某勾制絲網印刷版圖樣時卻一點兒也不含糊。據魯某和于某回憶,因眼睛問題,王某每次勾制圖案時幾乎將整個人都撲在臺子上,一筆一畫精心勾勒。在2019年元旦左右,三人制作出第一批以5元、10元、20元為主的假幣,然后在一些流動攤販使用,用于購買蔬菜水果等。此次共印制數十張不同面值假幣,總值約3000余元。
還沒等到發大財,王某及其同伙就被警方抓獲 警方提供
2019年2月15日中午,警方在傅村某工廠內將魯某、于某抓獲,現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警方提醒,仿照人民幣或者外幣的面額、圖案、色彩、質地、式樣、規格等,使用各種方法,非法制造假貨幣,冒充真貨幣的行為都是違法犯罪,不要因貪圖不義之財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來自武陵山貧困山區的 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因患有先天性弱視 一直沒走出過大山 也不曾走進過學校
北京央務是經北京市工商局注冊成立,是由北京市公安局正式批準,面向社會各界、各行業提供安全服務,協助首都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的專業化服務企業,北京A級資質企。5、住宿條件:設有室內空調、獨立衛生間、凈化直飲水、淋浴、有線電視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