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4日08:4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如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讓公共文化服務離百姓近一點、再近一點?上海率先走出一條公共文化精準配送的新路子。記者近日參與了2019年上海公共文化內容配送菜單的“出爐”過程,方知“配菜人”不易,“點單人”糾結,精準配送的“精準”二字最見功力。上海構建公共文化四級配送體系的背后,正是以需求側推動供給側改革的細致實踐,由此帶來資源供給、產品分類、工作服務方式等多方面的革新,為百姓提供了更豐富、可口的公共文化產品。
一張不斷細化的需求地圖
5063個居委專屬二維碼安裝在百姓家門口,落戶在手機云端。海量需求數據在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平臺匯聚,并進行實時動態采集和統計分析,經過項目展示“集贊”,最終產生各街鎮共性需求排序,形成一張市民公共文化需求地圖。這張地圖不僅為基層“點單”提供依據,也成為今年上海公共文化內容配送菜單形成的重要參考。
從2016年開始,上海推動公共文化內容配送機構改革,構建統一的市級內容配送平臺,堅持重心下移,不斷推動市、區、街鎮三級公共文化內容配送體系建設。“聚焦百姓需求,追求服務精準化。”上海市群藝館公共文化配送中心主任朱靜波這樣概括平臺建設的初衷。令她欣喜的是,“舉手”參與公共文化配送的主體逐年增多,社會主體越來越活躍,市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越來越高。
2019年,有357家社會主體申報參與上海公共文化配送服務,其中,332家單位的1414項產品通過初審,其中有四成是首次亮相的新機構,申報的產品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菜單”新品占比達85%。
以前愁的是“菜品”不夠多,現在有了越來越豐富的配送“菜單”,如何“點好單”?朱靜波發現,社區文化活動工作人員是“點單人”,他們要代居民“下單”,在供需鏈上始終存在一條縫隙,常常面臨糾結。比如,有人想學插花,有人想看魔術,眾口如何調?如何緊跟市民需求,讓大家滿意?如何將百姓的個性化需求,即時轉化為共性需求,再從配送平臺反饋回去?這些都是難點。
上海采取的做法是,充分調研,充分征詢,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匯總分析,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適度考慮個性化需求。以此為基礎,繪制力求清晰的市民需求地圖。每季度對實際點單配送數據進行分析,舉辦線下供需對接會,對市民點單意向、機構合作意向進行統計分析,通過“文化上海云”平臺,開展產品“集贊”活動,深化需求對接——從線上到線下,再從線下走到線上,通過螺旋上升,不斷了解需求、對接供需、完善服務和評價機制。
一張更加透明的配送網絡
徐匯越劇團在今年的市級配送項目展示集贊活動中,以11萬多票數位居榜首,越劇名段《血手印》成為最受社區歡迎節目。前幾年劇團一直參加徐匯區級配送,還立足所在的斜土街道組建畢派傳承基地,在社區擁有眾多粉絲,直到2017年才進入市級配送。“節目在市級配送平臺得到認可,讓我們更有信心了。”劇團創始人、藝術總監樊亞娟說。
“早上還沒到辦公室,打開微信,就處理了兩個社區的配送點單。”上海舜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俞曉波說,自從2018年12月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移動平臺第一期上線,參與配送更加方便了,能夠及時和“點菜”的社區溝通需求。
從2018年開始參與上海公共文化配送的申報者全部通過網上申報,必須上傳演出或活動視頻,征集項目展示集贊也成為必備考量。“集贊的過程,不僅是需求調研的過程,也是產品公示的過程,有的主體使用了他人的照片或視頻,馬上就會被舉報。”配送中心主任助理高海濤介紹,移動端平臺上線后,訂單從點單到完成,全過程基本操作可隨時隨地進行,并接受配送各方監督。
一個顯著變化是,2019年上海公共文化內容配送全面向四級延伸,離百姓家門口越來越近,文藝演出、展覽展示、特色活動都增加了居村定制版。“這意味著,我們一邊對產品進行標準化要求,一邊要引導參與主體提供滿足基層不同需求的產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實現個性定制。”朱靜波說。
一個更加充滿活力的群文體系
“創意手繪、陶藝年輕人喜歡,滑稽戲、茶道進社區,居民反響也很熱烈,選擇多,更要好好挑。”一些居委文教干部在供需會熙熙攘攘的展臺前,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但這已是甜蜜的糾結。有了市民的大眾點評作依據,再看了供需會的線下實體店,“下單”時心里更有底了。
幾年來,上海公共文化配送改革成效初顯,市、區、街鎮、居村四級公共文化內容配送體系逐步建立。2018年,基本實現居村公共文化服務配送全覆蓋。市級配送示范效應有效發揮,區級配送流程機制更加規范完善,街鎮第三級配送職責更加明確,居村第四級承接配送能力逐步增強。
各區配送中心結合區域特點各顯神通,將適合百姓需求的公共文化配送產品送到百姓家門口,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居村活動室。寶山區構建“春之櫻、夏之郵、秋之藝、冬之閱”文化四季品牌格局,并將末梢延伸至基層居村。徐匯區繼打造百姓家門口的“三室藝廳”之后,作為激勵機制又評選“最美三室藝廳”,入選的綜合文化活動室將享有配送額度傾斜、在區級配送平臺賬號直接點單的“特權”。松江區走出星級管理的路子,打造家門口的“百姓藝堂”。
即將到來的周六下午,靜安區北站街道高壽里居委活動室又將響起胡琴鑼鼓。京劇老師徐潔倩是地道的靜安人,從小在北站少兒京劇隊學習,得知基層團隊缺少京劇老師后立馬加入。借著居委配送的春風,靜安、松江、嘉定等區,紛紛扶持“學藝人”成為“傳藝人”,讓公共文化配送的陣地“輸血”,帶動街鎮村居實現自我“造血”,推動社區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
《光明日報》( 2019年02月14日 01版)
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奔赴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地,檢查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情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對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方面潛在的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不平衡問題作出了宏觀規定。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院長兼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文化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動力。范周:近年來,我國政府主導的文化工程項目取得了顯著成績,政府立足于公共文化需求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維護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
具體來看,文化發展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發展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途徑。范周:近年來,我國政府主導的文化工程項目取得了顯著成績,政府立足于公共文化需求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維護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
7月31日,記者從貴州省文化和旅游系統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上半年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門經受住了疫情、汛情、扶貧“三疊加”大考,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其中,上半年全省接待入黔游客4574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26%。
上海是一座“博物館之城”,今年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全市88家博物館免費開放,整合在線資源,豐富多彩的云直播、“云游”、“聽游”、“學游”搭建起博物館與公眾便捷的溝通互動平臺,推動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能級提升。
鼓樓區是南京老城區,高校多、文化場館多、文化氛圍濃厚,全區13個街道、118個社區擁有各類特色文化團隊近500支。今年上半年,江蘇將建成集智慧服務、行業管理、數據分析于一體的智慧文旅平臺,打造“江蘇文旅在線超市”,提供便捷優質的數字文化服務。
4月12日,記者從許昌市政府獲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近日聯合發布《關于下達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的通知》,由許昌市政府申報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綜合試點成功獲批,成為全省唯一承擔綜合試點的城市。
3月23日,省長尹弘調研省級公共文化重點項目建設,強調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公共文化重點項目規劃建設,持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展示河南厚重、燦爛歷史文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文化需求。
尹弘專程來到河南博物院擬選址地和現址,實地考察新項目選址及規劃,仔細察看現址主展館加固工程建設及陳展情況。尹弘還對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省旅游服務中心等項目規劃建設運營提出具體要求。
3月23日,省長尹弘調研省級公共文化重點項目建設,強調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公共文化重點項目規劃建設,持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展示河南厚重、燦爛歷史文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