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8日09:5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將于今年6月30日竣工,9月30日前投入運營。目前飛行區“三縱一橫”四條跑道已全面貫通。而在1月22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進行了首次的飛行校驗,飛行校驗校什么驗什么?校驗成功之后又意味著什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現在又是什么樣子呢?央視記者跟隨著首架校驗飛機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進行了近距離的探訪。
1月22日,首都國際機場一架載有國產校驗設備的飛機飛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這是大興國際機場的首飛,專業術語叫飛行校驗。飛行校驗是每一個新建機場通航之前的必須環節,被人形象地稱為開辟天路。因為校驗首飛就是要在沒有任何導航設備作為參考的情況下,校驗飛機通過目測來進行各種邊緣性的飛行,從而對設備進行反復測試。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呂爾學說:“機場建好了以后,飛機能不能來,能不能飛,地面設備能不能正常運行,保障飛機安全,就靠校驗飛行了。如果沒有這個環節,就是機場建好了航班也飛不了,飛機也飛不進來。”
簡單說,飛行校驗就是為了讓飛機飛得過來、飛得安全。指引著民航飛機從一座機場飛往千里之外的另一座機場的是地面導航設備提供的無線電信號。而這些信號交織成的航路就像是一座高架橋,只要飛機在這座橋上行駛就是安全的、有方向的,地面的管制員也可以從監視信號中得知飛機的位置和高度。由無線電信號構筑的這條天路是否可靠,就需要飛行校驗飛機反復對它進行檢查,檢查這座橋的強度夠不夠,橋上這些指示方位的路標是否精確。
2019年1月22日,上午10點10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第一架飛機,留下了第一道飛機輪胎印,這也標志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第一場校驗任務圓滿完成。據了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飛行校驗工作從1月22日啟動,計劃到3月15日結束。飛行校驗完成后,意味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飛行程序和導航設備具備投產通航條件。
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主任熊杰說:“后續將有四十多天的時間,對它進行無線電信號檢測和校準,每天都會在大興機場進行起降。為后續航班飛行安全保證、正常出行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整個校驗內容包括跑道、儀表著陸系統、燈光等。校驗人員介紹說,這次的飛行校驗,與其它機場的飛行校驗非常不同,這主要是由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跑道數量多、構型也復雜。這次校驗的一期工程4條跑道采用了“三縱一橫”全向構型,這在國內尚屬首次。而此前,由于北京地區主要以冬季北風、夏季南風為主,飛機需要逆風起降,因此,跑道布局主要以南北向跑道為主。“三縱一橫”這樣的構型,就是為了提升機場的效率。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朱文欣說:“之所以本次使用側向跑道布局方式,是因為北京位于中國相對比較偏北的位置,大概有70%左右的航班是向南飛行,遇上一些不利的氣候條件和風向的時候,航班即使向南運行,也要向北起飛,繞很長一段距離。大興這個區域,我們監測了幾年,有95%以上的天氣處于風力5米每秒以下,靜風天氣比較多,對于飛機的影響比較小。可以利用側風不大的天氣條件,建立從西向東起飛,快速直接向南飛行,這樣會大大節省空中飛行時間。”
除了能夠減少飛機空中運行時間和地面滑行距離,有利于提高空地一體運行效率,這樣的設計還可以減少對周邊區域的噪聲影響。
朱文欣說:“之所以這條跑道會有方向偏轉,主要還是為了避讓在廊坊市區和九州鎮的噪音影響,從綠色環保角度減少對于市區的影響。”
由于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首都機場客流量迅速上升,航班趨于飽和,新機場的建設已經迫在眉睫。2014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工建設,計劃2019年9月30日前投入運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成后,南航、東航將作為主基地航空公司,整體搬遷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未來,這里將成為以天合聯盟成員運行為主的樞紐機場。
朱文欣說:“樓內的精裝修現在完成了大概80%左右,后續有一些收邊、收口以及設備系統的單調和聯調、聯試,應該說壓力還是很大的。”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外型被形容為鳳凰展翅,由中央放射的五條指廊既像手指、也像翅膀向外延展。管理人員介紹說,這樣的設計主要是滿足功能要求。飛機起降62萬架次。而五條指廊的設計,就是為了乘客不受累,不僅近機位登機口更多了,還能少走路。
朱文欣說:“它需要大概八十個左右的近機位才能夠保證飛機廊橋的使用。80個近機位,飛機翅膀連在一起有將近5公里長,就需要在空側形成足夠的長度,才可以足夠停靠飛機。但是怎么能夠更好地縮短旅客的步行距離呢?就是采用中心放射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縮短旅客的步行距離。中心點到最遠端是600米,實際過安檢后走到最遠的近機位大概也就400米,走起來非常快。”
據了解,目前,東航、南航所在的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有近機位登機口36個,而在東航、南航等進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之后,將可以使用79個近機位登機口。
由于大多數前往機場的旅客都是乘坐出租車或者私家車,因此,為了滿足旅客的陸側車道邊需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還有一個創新設計,首次采用了雙層出發,就是有兩個出發層。
朱文欣說:“從首都機場的T3航站樓也可以看到,其實早高峰的時候車道邊會存在擁堵的情況。為了緩解高峰擁堵,我們經過分析也發現,其實有很多旅客現在已經無須托運行李、無須到機場來辦理乘機手續,所以我們就在既有出發層車道的基礎上,又在下層建了一條快速出發車道,這個應該說在國內國際還是首創。”
雙層出發,是為了緩解擁堵,讓乘客更快地進入航站樓。對于旅客來說,大家不僅關注飛機準不準點、飛行安不安全,還有如何便捷、順利地辦理各種手續也是最重要的,那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又是怎樣考慮的呢?
朱文欣說:“在整個的設計過程當中,就是希望能夠為旅客節省時間、減少排隊次數、節省步行的距離和時間,希望能夠給旅客創造一個更好的心理感受。”
為了讓機場與周邊地區的交通更為便利,更好地發揮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樞紐作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還構建了“五縱兩橫”的綜合交通主干網,包含京開高速公路(拓寬)、新機場高速、京臺高速、京雄鐵路、新機場快線這五縱;機場北線高速公路、廊涿城際鐵路這兩橫。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說:“五縱兩橫其中包括四條高速、三條軌道線路,應該說在全球樞紐機場的規劃建設中是名列前茅的。這使得大興國際機場,它不單是一個國際的航空樞紐,而且也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的綜合交通樞紐。大興國際機場的航站樓正下方有多條軌道的交通線貫穿穿越,也有連接首都北京城區的城鐵,還有連接首都機場方便旅客的快線,同時連接雄安新區的高鐵也將建成,可以說大興機場不但方便了北京城區的旅客出行,而且還直接服務于雄安新區,同時為京津冀的腹地的廣大旅客,還有華北地區的廣大旅客提供方便便捷的出行服務。它對推動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和國家經濟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助力一帶一路的發展,開啟了另一道新國門。”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未來是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它將與首都機場相對獨立運營,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雙樞紐”。而作為首都的重大標志性工程,它也將成為國家發展的一個新的動力源。助力地方發展,服務國家戰略。
完整視頻↓↓↓
疫情過后,大興機場的客流與航班量也在不斷被刷新:9月11日,大興機場單日最高航班量突破660架次;9月16日,大興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9.2萬人次;9月22日,大興機場總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大關。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已于9月25日正式通航,作為目前國內最新的機場,大興國際機場包攬了多項世界之最——世界規模最大單體航站樓、世界施工難度最高航站樓、世界最大隔震支座航站樓、世界最大無結構縫一體化航站樓。“送別層”中體現的人文關懷,不僅讓送別旅客感受到機場的溫暖,還起到疏解乘客流量壓力、優化機場人流分布結構的作用。
兩階段試飛順利開展,飛行程序正式獲批,7次綜合演練圓滿完成,15家國內外航司馬上入駐,116條航線即將開通……金秋九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已經做好運營準備。隨著大興機場的建成和投運,與首都機場共同打造的“雙樞紐”運營格局呼之欲出。
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即將正式運營,三大看點值得期待 高速、地鐵、城際鐵路多種選擇,1小時通達京津冀 大興國際機場位于首都正南,距天安門廣場直線距離約46公里,地處京津冀區域的中心。
這是2019年6月25日無人機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是2019年9月4日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內部,這里可以讓旅客與家人告別。這是2019年9月4日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指廊盡端的室外庭院。
在經歷了7次綜合模擬演練、3場驗證試飛之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它“鳳凰展翅”的高光時刻。到了明年底,京雄城際鐵全線貫通,屆時從大興機場出發,搭乘城際列車20分鐘便可直接到達雄安新區。
在經歷了7次綜合模擬演練、3場驗證試飛之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它“鳳凰展翅”的高光時刻。到了明年底,京雄城際鐵全線貫通,屆時從大興機場出發,搭乘城際列車20分鐘便可直接到達雄安新區。
這是2019年6月25日無人機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位于北京市大興區與河北省廊坊市交界處,借助完善的綜合交通網絡和一系列空地聯運產品,旅客可以便捷舒適地到達機場。這是2019年9月4日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內部,這里可以讓旅客與家人告別。
” 值得一提的是,大興機場高速“三線四橋”同步轉體工程,刷新了國內大跨度橋梁集群式轉體施工新紀錄。距離機場正式投運還有不到兩個月,在這之前,機場計劃進行6次綜合演練,演練科目共計787項、航班量共計500架次、模擬旅客51984人次、模擬行李35270件次,全力確保9月30日順利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