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8日17:44 來源:中國之聲
再過幾天,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規模人口遷移”——中國春運就要上線了。你的車票買好了嗎?行李收拾了嗎?給家里帶的年貨準備了嗎?中國之聲特別推出《回家倒計時》,快來看看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咱們春節回家要做的準備經歷了啥變化。
回家倒計時!這兩天咱們聊了需要準備的行李包和年貨(文末可回顧),接下來要準備的可能是最重要的——票!這些年,春運時最受關注的可能就是一張小小的火車票了。來看看這巴掌大小的紙片發生了哪些變化:
第一代:紙板火車票
大小:25?57毫米。
使用時間:上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
特點:歷史最長,堪稱“爺爺輩兒”
“暴露年齡系列”
如果你對上面這張火車票還有印象,那……你已經完美暴露了你的年齡……再來看下面這些,還記得嗎?
代用票
1996年游19次的普通硬卡票
不知道你記得不,80年代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春運鐵路旅客激增,但是鐵路的運輸力相對不足,這張“紙板票”在春節幾乎成為了“稀缺品”,那會兒一個售票員一天能賣四五百張票,很多人為了買回鄉的車票不得不在火車票開售前夜在火車站打地鋪,以防車票售罄。
80年代火車售票窗口
80年代成都火車站晝夜等票的農民工
第二代:軟紙火車票
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深圳火車站率先使用計算機售票,車票也改為軟紙式火車票。1997年,鐵道部確定了計算機車票的統一式樣。這種電子車票不是事先印制好的,而是在售票時采用非擊打式打印技術的熱轉出票機現場打印,一般是淡粉色紙質車票上印有一維碼。
1997年軟紙質車票
1999年粉紅色為基調的軟紙車票在新的客票系統中開始投入使用,全國鐵路實現了聯網售票,但其實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火車票直到10年后才出現。
90年代初期,開啟了局域網購票,實現了碳帶打印,售票員的裝備了計算機和驗鈔機,大大減輕了售票員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售票的效率。
上世紀90年代的武昌火車站進行電子售票,
工作人員用上了計算機
不過,春運買火車票依然是一件頭疼事兒,排幾小時隊也不一定能買到回家的火車票。
2000年 武昌火車站售票廳排長隊購票的旅客
第三代:磁介質火車票
2007年7月開始,磁介質火車票加入“車票大家庭”。車票正面為淺藍色,背面為黑色,它利用磁介質記錄票面信息,而且可在自助檢票機上使用。
條形碼的動車票
非實名制磁介質火車票
2015年8月1日,全國發售新版火車票,全國火車票進入了新舊車票更換期。
如今的實名制火車票
火車票更新換代,買票的方式也在變化。2010年,12306網絡客票系統開通試運行,但是在初期并沒有獲得社會太多的關注,直到2012的春運,12306遇到了上線之后最大的壓力,高峰日一天售出了119.2萬張車票。
2018年的春運,12306高峰日售票量高達1500萬張,年售票量超過35億張的客票系統伴隨中國鐵路的發展一路走來,儼然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實時票務系統,購票窗口前的長龍也漸漸成為了昔日的回憶……
第四代:無紙化火車票
2011年6月開始,“刷身份證進站”的無票時代來臨,最初只在個別城市的熱門站點推行,近幾年在大部分開通高鐵的城市,只要帶著二代身份證就能在自助機上刷證直接進出站。
火車票的變化反映了我國鐵路發展的歷程,也見證了社會的進步,這背后還有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故事。
從“一票難求”到“互聯網+”的鐵路出行
參與鐵路客票系統研究建設的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單杏花對于春運一早的回憶就是“痛苦”。
上世紀90年代初,單杏花“坐”火車從江西老家到西安上大學,一路都基本是“金雞獨立”的狀態,一只腳放下就會踩到別人的腳,那會兒買不到坐票是常事。不過對于他們來說,當售票員在淡粉色的硬板票上敲上日期的噠噠聲,表明了你至少有了火車上“金雞獨立”的資格。
與綠皮火車一同印入單杏花記憶的還有那些大約兩指寬、小指那么長的硬紙板火車票,這種紙板車票一直使用到1999年。單杏花在90年代末參與了鐵路客票研究系統建設,親眼見證了鐵路一步步從手工售票向計算機售票的轉變,她也未曾想到,互聯網成為了她對于春運“痛苦”回憶的終結者。
隔著三合板喊話的春運售票回憶
北京南站售票車間副主任康順興關于春運的回憶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那會兒火車票的售票窗口還不是全透明的,售票員和旅客之間隔著一個厚厚的三合板,誰也看不見誰,只能通過木板下邊的小洞交接車票和票款。
“一到春運,小孔里全是手。”康順興回憶到,因為完全看不到,需要輕拍兩下旅客的手,“買哪兒的票,什么時候的?“然后才轉身準備票。到了90年代,開始采用計算機售票的時候,和旅客的距離明顯拉近了許多,不用再隔著木板喊話了,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也越來越少人在窗口買票了。
80年代火車售票窗口
旅客從小窗里伸出手和售票員交接票款
買票方便了,進站更方便,2017年春運期間,北京、長沙等地車站開通了人臉識別驗票系統,也就是“刷臉”進站,開啟了鐵路檢票服務新時代。
互聯網售票之后
如今的售票窗口更多是提供咨詢服務
一張張火車票的點滴改變,見證了七十年來鐵路的成長、城市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你對春運火車票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