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2日09:18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1月10日上午,許志永在快遞點分揀快遞
今年40歲的許志永,雙腿殘疾,在一家快遞公司做快遞員。每天上午9點半,他都準時到鄭州市中原區五龍口南路上的快遞點,卸貨、掃描、分揀、裝貨、配送,雖然雙腿走路不方便,但他很勤奮,送貨效率并不比別人低。
來鄭州20年,許志永已經有了妻子和兩個孩子。結婚多年,他從來不讓妻子工作。“當初結婚的時候說好的,掙錢的事交給我。我得努力干活,養活這個家。”
堅持
為了送快遞,每天走一萬多步
1月10日上午,剛剛下過小雪的鄭州氣溫仍在零攝氏度以下,河南商報記者在鄭州市中原區五龍口南路上的某快遞公司西區快遞點見到了許志永。
他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但是彎腰、分揀卻很靈活。“別看他腿腳不方便,但干活很努力,不比正常人差,為人也很好。”快遞點的負責人趙先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一車快遞分揀完畢,許志永推來電動三輪車開始裝快遞。此時的三輪車,電池還在屋里。“之前丟過好幾次,晚上電池要拿到屋里。”許志永說。
許志永負責的區域離快遞點最遠,面積也最大。從住宅小區到公交場站,從寫字樓到犄角旮旯的小鋪子……他都一一走過。
許志永去年11月開始從事送快遞的工作,剛工作一周,就趕上了“雙11”,他笑著說:“那幾天最多一天送了400多件,最晚送到晚上8點多,掙了不少錢。”
但快遞數量的驟然增多,再加上對工作還不熟悉,當時許志永每天都要靠吃止疼片來緩解腿部的疼痛。“現在習慣了,每天都走一萬多步,腿也不疼了。”
感動
有人主動幫忙扛快遞包
許志永一歲的時候,得了感冒,在臀部打肌肉針,針頭觸及了他的腿部神經,再加上打針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使得他的雙腿落下了終身殘疾。
1998年,他從山東菏澤老家獨自一人來到鄭州,在鄭上路北崗開了一家汽車修理門市部。
“當時來鄭州開店主要是想著鄭州車多,生意會好一點。”許志永說,“但是后來徒弟不好找,我自己一個人也撐不起來,就不干了。”
去年11月份,在一個侄子的介紹下,他來到現在的快遞點工作。作為一名快遞員,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前幾天鄭州下雪的時候,在托斯卡納小區的驛站門口,一個買水果的人看我腿腳不方便,主動幫我扛快遞包,讓我很感動。”許志永說。
未來
為了掙錢不敢歇著,相信日子以后會更好
腿腳不方便,為啥還這么拼?“養家啊,不干活咋養家啊。”許志永上有老父老母,下有一兒一女上學,一家的日常開銷都需要錢。
許志永的妻子是他在北崗開汽修門市部的時候遇見的。“當時我的鄰居是她的同學,她經常來找同學玩。”一來二去,兩人便產生了感情。
而當初要結婚時,因為腿有殘疾,他妻子的父母并不同意。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許志永向岳父岳母保證,自己再苦再難,也會掙錢養家,絕對不會讓妻子出去干活掙錢。為了這個承諾,許志永從未停止在外掙錢。
2009年,許志永的大女兒出生,次年,二兒子出生。一大家子的開銷都壓在許志永的身上。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許志永去全國各地打過工,汽修、造船廠工人、操控車床,他都干過。“掙了錢就往家匯,從來不敢歇著,一歇就沒錢花了。”
“現在兩個孩子都在鄭州上學,我們在鄭州租房住,一年掙掙花花根本不剩啥錢。”
1月10日晚7點,河南商報記者在結束一天的跟隨采訪后,和許志永一起來到他家。不大的房子里,兩個孩子正趴在桌子上寫作業,他的妻子正等著他回來。
對未來,許志永依舊充滿信心,“我今年40歲了,這么多年我都能走過來,以后也一定會走得更好。”(記者 劉遠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