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3日20:17 來源:新華網
初冬,空軍某機場,天空破曉處,霞光萬丈。迎著朝陽的方向,一架架銀色的戰鷹呼嘯而起,飛向祖國遼闊的領空……
這是郝井文帶領團隊遂行的又一次戰斗起飛任務。
入伍20多年來,千百次這樣的起航和返航,郝井文早已習慣——作為中國軍人,他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國家使命”。
郝井文,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空軍特級飛行員,“全軍愛軍精武標兵”。他是空軍首屆對抗空戰比武“金頭盔”獲得者,更是人民空軍殲擊機首次飛越對馬海峽的編隊長機。
飛越高山大海,守護萬家燈火。近年來,郝井文著眼制勝空天培養飛行人才,帶領部隊6次奪得空軍“金頭盔”“金飛鏢”等實戰化軍事訓練比武競賽團體第一,10人次奪得“金頭盔”、6人次獲“金飛鏢”,居全空軍之首。
郝井文,以實際行動奏響了人民空軍在新時代的強軍戰歌——為祖國奮飛,為新時代護航。
備戰之思:在大國空軍的換羽重生中爬坡轉型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世紀末以來的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使現代戰爭進入了全新作戰樣式——精確制導,電子干擾,隱身戰斗機……
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的兩枚“斯拉姆”導彈,詮釋了精確制導武器的效能:第一枚導彈把目標墻體炸開一個洞,第二枚導彈穿過此洞后爆炸。
“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震驚世界。
適應現代戰爭的形態變化,上世紀90年代起,人民空軍開始了換羽重生之路。1994年入伍的郝井文,恰逢其時。
2001年,郝井文受命改裝先進戰機。裝備的更新換代,對這個跨世紀成長起來的年輕飛行員,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和一次質的蛻變。
郝井文機組完成準備聽令升空(2018年12月14日攝)。 新華社發(萬全 攝)
“2008年,我們就開始融入到體系當中去。”從那時起,郝井文意識到,除了對裝備挖潛,未來的信息化戰爭更是“體系”的較量。
同年,《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稱:“經過近60年建設,空軍已初步發展成為一支多兵種組成的戰略軍種。”由此,向“體系”和“聯合”轉變,已成為人民空軍建設攻防兼備大國戰略軍種的轉型共識。
在這一理念指導下,中國空軍開始組織實施“紅劍”等體系對抗演習,使得“體系”一詞逐步深入人心。
“‘紅劍’演習體系要素全,不僅可以檢驗我們的戰法訓法,還可以此來倒推我們這個單一機型如何提升能力。”每次參加“紅劍”演習,郝井文所在部隊通過跟蹤并適應體系的變化,都收獲頗豐。
而他真正對“體系”刻骨銘心的認識,則是在“紅劍-2014”演習中的一次敗北經歷。
那天夜晚,為達成作戰意圖,郝井文決定兵分三路:安排精兵強將,借助地形優勢從左右兩路突防;自己帶一路從中路突擊。然而,讓信心滿滿的郝井文始料未及的是,左右兩路主攻力量竟在對手的地面防空火力下“全軍覆滅”,而面對最密集攔截火力的中路兩架飛機,卻在干擾機的伴隨掩護下成功突防!
“是干擾機把這兩架飛機送進去的!”郝井文徹夜難眠,用從未有過的“戰損”代價,換來了對“體系”的沉重認識——“在機械化思維模式下,單兵作戰能力就算達到了很高水平,但在體系里可能連施展拳腳的機會都沒有。”
也正是這一年,2014年4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專程到空軍機關就空軍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進行調研,強調要“加快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堅強力量支撐。”
強軍新號角,轉型再出發。
在人民空軍邁向一流的新征程上,郝井文和他的團隊只爭朝夕,正大步邁進以信息為主導的“體系”“聯合”訓練之門。
郝井文(右)給新飛行員復盤講解飛行訓練過程(2018年6月23日攝)。 新華社發(李吉光 攝)
2016年,他帶領團隊與某科研機構協作開發新型戰術兵棋推演系統,構建信息指揮、網上對抗、模擬仿真等多種訓練手段,實現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演信息化作戰。
“跟陸軍部隊對抗,與海軍部隊聯合訓練,跟地導部隊對抗演練,主動要求上艦、進指揮方艙……”
旅成立以來,他率領部隊主動與其他軍種部隊建立聯訓機制——先后與陸航旅展開近距火力支援協同演練,與海軍驅逐艦支隊在遠海展開空海攻防訓練,與地導、電抗部隊和異型機進行對抗演練,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一手數據。
如何不斷提升精確制導炸彈命中率?郝井文協調試用工業部門研制的制導炸彈半實物仿真模擬器,反復調試推演,小目標實彈命中精度明顯提高。
……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目前,這個旅飛行員100%保持最低氣象條件起降水平,100%具備低空超低空突防突擊能力。在空軍“金飛鏢-2018”突防突擊競賽考核中,他們發射的6枚導彈全部精準命中目標,奪得團體第一名、包攬個人前兩名。
打造新時代“空中王牌”:緊貼實戰,戰場上沒有“第二”
在郝井文所在旅營區,榮譽史館前一架米格-15原型機呈起飛姿態,直刺蒼穹。這,正是60多年前抗美援朝戰場上戰斗英雄王海所駕駛的戰機。
郝井文所在部隊的前身,是當年兩次入朝作戰、創下輝煌戰績的英雄部隊,涌現出了王海、孫生祿、焦景文等戰斗英雄和“王海大隊”等英雄集體。
“作為英雄團隊傳人,如何不忘初心、為黨奮飛,打造新時代‘空中王牌’?”郝井文時常這樣問官兵、問自己。
“怎么做到?那就是緊貼實戰,不斷地自我否定!”郝井文說。
2008年深秋的一場實兵演習中,郝井文所在部隊的實彈打靶敗北,而兄弟部隊則將導彈直接打進了僅有導彈翼展3倍的目標內,一劍封喉!
此次失利,郝井文所在部隊將兄弟部隊準確擊中靶標的影像制成浮雕,掛在空勤樓入口處警示大家:“這就是目標!”
也正是從這一次,郝井文開始深入思索,怎樣緊貼“實戰”實現信息化。
郝井文準備升空訓練(2018年12月14日攝)。 新華社發(萬全 攝)
2011年任團長后,郝井文提議成立“信息作戰研究中心”,帶領專業骨干展開電磁干擾、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樣式研究,摸索信息化、流程化、標準化訓練規范。
在當年年底空軍首屆對抗空戰比武中,面對強電磁干擾壓制,郝井文靈活運用戰法,以大比分優勢奪得“金頭盔”。
這次成功嘗試,開闊了郝井文的實戰化思維。
2013年以來,郝井文帶領團隊先后完成空軍訓練大綱和法規的試驗任務,在全空軍率先展開海上自由空戰、遠海超低空飛行、夜間常規武器打地靶、夜間空中加油等多項開創性訓練。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緊貼實戰,更要勇于把握稍縱即逝的“戰”機。
2015年盛夏,部隊海訓轉場當天,天氣突變,黑云壓頂。
“我先上去看看情況!”郝井文駕駛戰機第一個沖上云霄,發現天氣仍有起飛窗口時,立即向塔臺報告:“空中有云縫,抓緊定下轉場決心!”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十多架戰機快速跟進起飛。當最后一架戰機突破云層后,機場頓時電閃雷鳴,大雨傾盆。
這樣的魄力和膽識,同樣來自于郝井文對“實戰”的理解:“戰場,不會給我們選擇天氣的機會!”
2017年,郝井文率隊參加“航空飛鏢”國際軍事競賽,盡管取得優異成績,卻依然深受觸動。“對方飛行員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很強的實戰意義,這個對我刺激很大。”
窄航線攻擊,大角速度連續機動,對地攻擊快如閃電……對手每一個戰術動作的實戰意義,讓郝井文開始重新審視訓練中的和平積弊。
郝井文第一個架次升空執行警巡任務(2018年5月3日攝)。 新華社發(黃振偉 攝)
歸建后,他及時調整訓練思路,要求飛行員在邊界條件拉起,瞄準時間和再次攻擊時間大大縮短,戰場生存率極大提升。
“實戰中,差個5秒,差個10秒,敵人就能把你干掉。”郝井文認為,航空兵平時訓練就是要高度關注細節,最后的差距往往就在于此。
緊貼實戰,不僅是在演習場上——即使是平常的一場籃球賽,郝井文也要爭第一。飛行員們起初以為“旅長輸不起”,后來才知道,在旅長眼里,“戰場上沒有‘第二’!”
先輩們寫下的“傳奇”,在這里延續。2018年,空軍新一代軍事訓練法規試訓任務,郝井文所在旅又一次率先完成。
不辱使命:飛出新航跡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習主席的這一勝戰之問,叩問著全軍將士。
治軍先治將。“只有率先垂范,才能影響帶動廣大黨員干部跟著學、照著做,保證黨的組織聚焦備戰使命、發揮核心作用。”郝井文說。
翻看這個旅的飛行訓練記錄,無論是高難課目還是重大任務,郝井文始終是在第一架次、第一梯隊,飛在鷹陣最前端。
隨著空軍使命任務拓展,郝井文所在部隊執行的重大行動任務越來越多,每有任務,他都勇往直前、不辱使命——
2013年,面對緊急任務,一句“我第一個上,大家跟著”,郝井文就率隊緊急升空。那次任務,他組織全負荷大強度出動,連續不間斷出動戰機,創下6個“首次”。
2015年,帶隊警巡東海,面對突發情況,已經返航的郝井文不顧剩余油量緊張,果斷掉轉機頭,指揮6架戰機迅速占據有利態勢,成功處置,安全返航。
2016年,他作為殲擊機編隊長機,奉命掩護轟-6K前出宮古海峽,面對外國軍機襲擾,果斷出擊……
近年來,郝井文帶領部隊出色完成釣魚島空中維權、東海防空識別區常態化管控和前出西太平洋、飛越第一島鏈等重大行動任務,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作出重要貢獻。
郝井文駕機參加對抗空戰演練(2018年7月20日攝)。 新華社發(黃振偉 攝)
飛出嶄新航跡,要的就是虎氣、殺氣和血性。
飛行員們都說,郝井文就像《亮劍》里的李云龍,他就是“為打仗而生”——你要是犯了錯誤他會“捋”你,但是出去執行任務必須要“嗷嗷叫”!
“一個殲擊機飛行員沒有一點虎氣,沒有一點殺氣,沒有一點狼性,小綿羊一個不行。”郝井文說。
他要求飛行員平時就按照訓練大綱上限飛行訓練,讓飛行員產生一種不用看數據和飛行儀就能感知態勢的能力,“就像老司機開車,完全形成肌肉反射。”
“訓練的結果是,瞄準時間縮短一半,再次攻擊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不但戰場生存率提升了,毀傷效果也大大增強。”飛行員們對此感觸很深。
“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不敢做的。”
2017年以來,在空軍新一代軍事訓練大綱和法規試訓任務中,郝井文帶領飛行員突破以往的飛行“禁區”,將武器裝備的作戰性能挖潛到極限。
飛行大隊教導員趙瑞說,試訓強度之大前所未有,僅飛行員腰上的槍帶,就被大過載拉斷了十幾根。“高強度飛行下來,由于血液往下肢流動,有的飛行員腿上都是血點子。”
一次,部隊參加體系訓練,藍軍地導部隊布下天羅地網,卻還是被郝井文率領的戰機編隊撕開了口子。
藍軍指揮員看過飛行數據之后大吃一驚:“你這是玩兒命!”
“我這是在打仗!”郝井文說。
在郝井文的帶領下,這個旅的真打實備思想,一刻未曾懈怠:2017年的最后一個飛行日,是實彈攻擊課目;2018年開訓,也是實彈攻擊課目。
聞戰則喜,英勇頑強。每一次起飛,郝井文和他的團隊都做好了隨時戰斗的準備。
“旅長最常說的就是‘干!’‘跟我上!’”“金頭盔”和“金飛鏢”飛行員王立說,“我不上,總得有人上吧?那還是我上吧!”
郝井文帶領殲擊機編隊參加空軍體系遠洋訓練(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陳劼 攝)
愿得此生長報國。在這個旅,官兵們只要在戰位一天,必定是戰斗的姿態——
飛行員官正洪,第二天就是他的飛行最高年限,當天還在參加飛行帶新人。當他走下飛機時,地面機務官兵們集體鼓掌,官正洪頓時淚流滿面。
老飛行員宗永恒,完成“航空飛鏢”任務后,馬上參加空中加油;征塵未洗,又帶隊執行“紅劍”演習任務。
……
“精神層面,沒有比中國軍人更強的!”郝井文自信地說,“我們旅的飛行員沒有含糊的,只要一聲令下,就能升空作戰。”
“祖國、榮譽、責任。”懸掛在這個旅空勤樓大廳的旅訓,揭示了郝井文和他所在的這支“王牌”部隊的制勝密碼。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在人民空軍加速戰略轉型的快車道上,對于統帥的“勝戰之問”,郝井文和他的團隊正在用新時代的新航跡作出回答——
“敢打必勝,有我無敵!”(新華社南京1月3日電 記者黃明、張玉清、張汨汨)
在中國空軍中,有這樣一支團隊,團隊中的“金頭盔”數量居全空軍之首,是空軍的一支王牌勁旅。在郝井文嚴苛的帶教方式下,全旅6次奪得空軍“金頭盔”、“金飛鏢”實戰化軍事訓練比武競賽團體第一,10人次奪得“金頭盔”、6人次獲得“金飛鏢”,數量為空軍之首。
從第一次駕駛戰機飛上藍天,郝井文就陶醉于那種俯瞰蒼穹、傲視天下的美感。隨著實戰化訓練的不斷深化,他更沉迷于那種對抗與較量中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