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09:58 來源:光明日報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所取得的偉大歷史成就時指出:“我們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著眼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向更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斷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馬克思恩格斯在論述人類社會共同體的早期形態即原始、自然形成的共同體時曾指出,強大的自然界和自然力對早期人類生存的重大威脅,是他們結成以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為紐帶的共同體的外部條件。恩格斯說,那時“人類差不多完全受著同他異己地對立著的、不可理解的外部大自然的支配”。弱小的、手持粗陋石器的個體,只有結成相互依賴的共同體,才能以整體的力量抵御自然災害以及各種外部威脅及挑戰。時代發展到今天,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不斷增強著人類抵御大自然威脅的能力,但諸如恐怖主義、核擴散、網絡安全、生態危機、金融危機、難民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大潮中卻愈演愈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為了戰勝這些跨越國界的重大挑戰和威脅,世界各國人民必須結成命運共同體,以整體的力量保障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各種社會共同體,大多不是自然而然出現的,而是共同體成員有意識地共同建構的。習近平總書記分別于2015年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2017年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等不同場合,向全世界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以“一帶一路”建設等方式加以推動,獲得了國際社會和許多有識之士積極響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產生日益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倡導國際社會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堅持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正確義利觀,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我們將同世界各國一道,維護世界和平,捍衛公平正義,推進共同繁榮。”中國共產黨不僅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更是推動者和實踐者,在改革開放的歷史語境中,我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這一重要論述,反映了人類社會共同價值追求,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繪制了藍圖。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尊重世界各國在長期交往互動的實踐中形成的各種公認的規范、規則系統。在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的基礎上,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的平等和主權原則,到150多年前日內瓦公約確立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從70多年前聯合國憲章明確的四大宗旨和七項原則,到60多年前萬隆會議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際關系演變積累了一系列公認的原則。這些原則應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不久前,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各國除了加強多邊合作,沒有更好的選擇。我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就是在反復思考世界各國應如何在千差萬別的利益和訴求中實現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贏。無論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持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相信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也站在多邊主義一邊。”由此可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另起爐灶、平地起樓。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共產黨超越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文化差異,順應了世界歷史進程、經濟全球化大勢,在全方位對外開放中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為人類社會發展增添了新動力。(作者:徐夢秋、朱彥瑾,分別系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貴州師范大學副教授)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心理學教授,曾任教于意大利巴勒莫大學和英蘇布亞大學,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前主席,意大利著名心理分析師。申荷永 心理學教授,曾任職華南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中國學會會長;著有《中國文化心理學心要》《心理分析:理解與體驗》《榮格與中國文化》。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設置專題,集納習近平有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為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解題。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多方面闡述: ——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
隨著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向前邁進,中國以自身復蘇帶動世界共同復蘇的效應日益凸顯,中國同東盟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廣闊 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顯然,中國不僅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這種理念。只要我們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風帆,人類發展進步的航船必能乘風破浪、不斷前行,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
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習近平說:“2013年,我提出愿同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為了促進民心相通,習近平強調,要構建“人文共同體”,促進文明互學互鑒,增進各國睦鄰友好,夯實上海合作組織長遠發展民意基礎。面對世界和亞太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對于亞太合作未來的路怎么走,習近平提出,要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于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本屆會議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征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有60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