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10:03 來源:光明日報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橫斷山脈的滇西邊疆地區,往往是貧困、邊遠的代名詞。然而在滇西高黎貢山西麓有一座邊境小城,海內外多元文化在這里交融并存,中華傳統文化在這里熠熠生輝,這座獨特的邊城就是云南省騰沖市。
78歲老人寸尊智的家在保山騰沖市和順古鎮,家里有兩座融合漢族白族風格的百年院落。“我的曾祖父是個貢生,到緬甸經商創業;祖父三兄弟在緬甸恰井辦商號很有名氣;12歲去緬甸的父親在木姐辦了海豐商行,我和兒子先后在瑞麗辦商號做進出口生意。”寸尊智向記者講述了自家5代人走夷方闖海外經商的歷史。他是最美保護古鎮老人,先后為和順公益建設捐款10萬多元。
“600多年前,田少人多的和順人開始走夷方,即到國外打工做生意,如今有2萬多和順人分布在10多個國家和地區,許多華人華僑帶回來的南亞東南亞文化與中原文化交融,融在和順人的語言、建筑、風俗中,形成中西合璧的僑鄉文化。”和順歸僑寸茂鴻說。
和順是騰沖的縮影,騰沖如今在海外的華僑華人有35萬人。千年絲路和茶馬古道帶動了大批騰沖人走夷方,促進了漢文化與馬幫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異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開放、包容為基本特征的騰越文化,推動騰沖千百年來對外開放的腳步。1981年,騰沖成立首家邊貿商行;2010年設立保山騰沖(猴橋)邊合區,在緬甸密支那合作設立經濟開發區。2017年騰沖邊貿進出口總額突破20億元,較1981年增長了近6000倍。
在騰沖猴橋口岸,排成百米長龍的貨運車輛在國門內外緩慢通行,小型車1分鐘就通過檢測設備,個人3分鐘可辦完通關手續。據騰沖海關科長楊立輝介紹,今年1至10月人員出入境90萬人次,同比增27.05%;貨運值達4.04億美元,同比增長67%,各項數據均在全省陸路口岸前列。“今年已有200多個旅游團出境到密支那旅游,近年還首次出現入境旅游團。”騰沖公安邊防檢查站楊思濤主任說。口岸的繁榮改變著邊境沿線各族群眾,猴橋社區的傈僳族村民過去沒有人出門做生意,近兩年全村有800多人參與口岸邊民互市,2017年增加收入近400萬元。
和順古鎮集中了太多的中華傳統文化,和順圖書館、文昌宮、寸氏宗祠、馬幫文化紀念館、抗日戰爭紀念館、艾思奇紀念館……一棟棟飽含歷史和漢文化的紀念館和古建筑,濃縮的不僅是一部古鎮史或騰沖史,而且還是一部千年漢文化史。
“圖書館是和順文化的搖籃,文昌宮是和順教育的發祥地。”曾任和順圖書館第5任館長和艾思奇紀念館館長的寸茂鴻說。建于1928年的和順圖書館是全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其大不僅在于藏書10萬冊,還在于擁有三位著名大學校長的題詞:北大校長胡適題寫“和順圖書館”、中法大學校長李石曾題寫“文化之津”、云南大學校長熊慶來題寫“民智泉源”。其大還在于圖書館前身咸興社的維新變法活動,還在于民國時期可兌換外幣的郵政代辦所歷史。
走在騰沖高黎貢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非遺一條街上,土陶、古法抄紙、皮影、紙傘等中原地區傳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里加工、銷售、展示。皮影館經理劉朝侃說:“我家6代人演皮影戲,爺爺、父親和我分別是騰沖皮影國家級、省級和縣級非遺傳承人,現在成立公司表演皮影戲和制售皮影工藝品,去年我們參加光明日報、光明網組織的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活動,還到光明網總部表演皮影戲。”在劉朝侃的家鄉劉家寨,政府投入千萬元建起騰沖皮影傳習館。
“文化成就了騰沖,絲路文化、地質文化、抗戰文化、生態文化、翡翠文化和鄉村文化融合共生,是騰沖文化的精髓和靈魂,成為推動騰沖發展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思路。”騰沖市政協原主席方宇正說。騰沖文化協會眾多,文化引領了民風,在騰沖城市規劃和旅游設施建設中都緊密結合了文化元素,近年來他還牽頭建成中國人口地理坐標主題公園——璦琿公園。
《夢幻騰沖》是云南省文投集團在騰沖打造的一臺歌舞劇,9年來門票收入達1.5億元,成為騰沖文化與旅游結合的成功之作。經營該劇的公司總經理馮興毅說:“《夢幻騰沖》充分反映了騰沖的多元文化,成為游客了解騰沖文化的一扇窗口。”
“騰沖文化起到了文化戍邊、文化固邊、文化活邊的作用。”保山市文化廣電局副局長許強說。騰沖發揮歷史文化深厚、自然人文景觀豐富等優勢,積極建設國際化旅游城市,2017年實現全年旅游總收入151億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3.3%;先后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本報記者 張勇)
昔日,這里是長沙最大的城中村,如今,它已蛻變成人才聚集的文創高地。9月17日下午,瀏陽河畔,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V谷”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時指出:“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
在8月份北京推出“復工復產政策包”的基礎上,市發改委昨天再次梳理91條政策工具,推出《北京市普惠性產業政策工具應用指南(第二批)》,聚焦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商務服務業、養老家政服務業等領域,讓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加速“抵達”企業。
憑借獨特的文化風貌和新穎的寫作風格,搭乘互聯網高效快捷的傳播形式,“中國網文熱”正在世界范圍內持續升溫。有學者認為,當下,海內外產業各方開放協作,共同挖掘網絡文學的內容能量,對優質IP進行全球賦能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30年前,上海浦東還是阡陌縱橫的田地;30年后的今天,這里已成為改革開放的熱土。在洋山,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單體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正在日夜運轉…… 2012年2月1日,上海市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首張發票在浦東新區稅務局開出。
這部新電影由內地、香港和德國聯合制作,講述了一個人在不同時空身份轉化,去解決因為人類的不同弱點帶來的問題。作為通往中國內地的窗口、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系人”,香港既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東西方文化匯集和火花碰撞的地方。
街道兩側粗壯的國槐相互掩映,美觀的民居錯落有致……午后,記者循著曼妙的音樂,踏著平整的紅磚路走進河北省武強縣周窩村。周窩村原本是華北平原上一處普通的農業村,全村900余人,村民收入不高,文化生活匱乏,唯一的優勢是緊鄰一家大型樂器企業。
心中為念農桑苦 勠力共圓小康夢——中國扶貧審計人剪影(中)在對廣西壯族自治區某扶貧項目的審計中,為核查清楚一筆扶貧資金的真實去向,審計署駐長沙特派員辦事處的周蓉數次前往實地勘察。
10月18日上午,即二砂文創園首開區盛大開園第二天。占地845畝、計劃投資120億元打造的二砂文創園將分四期推進,首期開發的園區占地100多畝,也只是二砂超大體量的八分之一。除了建筑,1900 多棵古樹、多處工業制造機具,以及煙囪、鐵軌等工業印跡完好遺存,也使得二砂天生“力”質實難自棄。
近年來,沙溪古鎮產業結構逐步優化,民宿旅游、觀光農業、民俗體驗、生態美食、民族工藝等旅游產業初具規模。2019年,沙溪古鎮景區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27.57萬人次,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21.07億元。
滔滔湘江水,晝夜不息,孕育出了三湘大地博采眾家的開放精神與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回溯省會長沙的文明城市歷程,2011年,長沙榮登第三屆全國文明城市榜首;2015年,長沙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7年,長沙以優異成績再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