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3日07:10 來源:新京報
東部某鄉鎮河長制相關規定要求,鎮域內河道兩側18米內不允許有建筑物,如有必須全部限期搬離,可村民有宅基證,沒法強拆……近日,有媒體關注“空中政策”現象——“有的上級政策看上去很好,到了鄉鎮基層卻變成難以執行的‘尷尬政策’;本來期望得到群眾響應的好規定,卻讓基層干部叫苦不迭”,引發社會關注。
一些上級政策變成了難以執行的“尷尬政策”,成因較為復雜,不能一概而論,如有的是因上級政策制定得不接地氣、可操作性不強;抑或是對上級部署研究不透徹,從而導致政策落實“大打折扣”。這背后都是“懶政”在作祟,讓政策落實懸空或打折扣。
部分好政策因落實不到位成了“尷尬政策”,讓落實政策花費的人力、財力都成了“白用功”。像廣州市紀委近期通報的一個“奇葩案例”顯示,有基層工作人員擅自給養殖貧困戶發復合肥、除草劑。精準扶貧變成了“亂扶貧”。這樣的“空中政策”,讓善政的落實變形走樣。
要讓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需要提升政策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上級在制定政策時,需注重調查與規劃,要與基層實際情況相結合。同時,對于政策執行要能加強監督,督促基層單位盡職盡責,避免政策在落實的時候“打折扣”。上下級之間要形成暢通的、良性互動的渠道,讓政策的落實能夠得到更好銜接。
政策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及執行情況就是政府部門行政效率、行政能力的一張試紙。也只有“打通中梗阻,提升執行力”,才能讓民眾從高質量的政務服務和高效的政策落實中,享受更多實惠,收獲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