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11:07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個別地方有基層干部反映,手機上政務APP太多,有的甚至要求每天打卡“留痕”,耗費時間精力,影響工作生活,淪為“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毋庸置疑,“互聯網+”用之于基層政務管理,“動動手指”就能快速發布指令、及時溝通信息、督促工作落實,確實起到了節約行政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但是,當前的“互聯網+政務”,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存在許多不成熟、不規范之處。各領域各層級政務APP讓人眼花繚亂,基層干部疲于應付;政務辦公群成“秀場”,有干部抱怨“干得好不如曬得好”;“微信下指令、微信抓落實”,工作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在工作群“拍馬屁”“發紅包”,微腐敗漸露苗頭……種種問題足以說明,真正把“互聯網+政務”利用好,離不開管理智慧的筑底,也呼喚正風肅紀的托舉。
建而不管、用而不精,是基層電子政務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各級各部門在政務APP建設上各自為政、各搞一套,既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也徒令基層干部和辦事群眾難以適應、無從選擇。“互聯網+政務”的精髓在于整合大數據、打破信息孤島,如果只是把現實中的部門壁壘、信息孤島搬到網絡和“云端”,“互聯網+政務”還有多少實際價值?網絡空間是服務群眾的新地帶,也是管黨治黨的新領域,決不能滿足于“有了就好”“建了就完”,決不能失之于無法可依、無規可循。用制度厘清可為與不可為、守責與失責、激勵與懲罰,方能讓“互聯網+政務”運行在法治軌道上。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基層電子政務建設需要警示的問題。方針政策在“鍵對鍵”中落虛落空,“微指令”“微通知”導致脫離群眾,通過網絡“留痕”為政績注水……從品類繁多的各種微信工作群,到點卯簽到的各種“留痕”,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本質沒有變,再次驗證了“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過去破除形式主義靠嚴格正風肅紀、精簡“文山會海”、整治“通知落實”,如今破除“指尖”上的各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樣需要用好這些抓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只要“四風”問題出現新變種,不論何種形態、何種載體,都應當正風不止、執紀不休。
抓落實不能靠“遠程指揮”,干工作不能“一微了事”,實干導向、實效要求、實績指針,任何時候都需要堅持不懈。應當明確,鼓勵“鍵對鍵”,也要重視“面對面”。從層級工作部署、落實和考核,到傾聽群眾訴求、方便群眾辦事,不僅要有主動“觸網入云”的創新自覺,更要堅守為民務實清廉的政德要求;不僅要善于通過信息技術辦公,也要善于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辦事。這也意味著,讓“互聯網+政務”實現效用最大化,關鍵就在于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弘揚好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
“觸屏時代”,“互聯網+”對生活的融入和塑造是誰也無法阻止的。政務服務網絡化、行政辦公信息化,同樣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許多政務APP、政務微博、政務公眾號,已成為方便群眾辦事的“好幫手”,成為打造智慧城市、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的“好依托”。在網民規模超過8億的大背景下,我們逐步建構起“互聯網+政務”的骨架,涵養出契合移動互聯的優良作風、法治文明和管理水平,一定可以“網聚”人民群眾獲得感,“網聚”黨心民意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