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12:17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延安時期,條件雖艱苦,但在山溝溝里的窯洞中,毛澤東領導全黨學馬列、用馬列,創作了大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著作,用以武裝干部頭腦,指導革命實踐,最終完成了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歷史使命。
長征結束到陜北后,毛澤東特別注重學習馬列主義著作。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向全黨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著名論斷,推動全黨掀起了學習馬列主義的高潮。1940年底,毛澤東對從前線回來到中央黨校學習的同志們說:“不習慣蹲窯洞,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窯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窯洞有馬列主義,延安的窯洞能指揮全國的抗日戰爭。”在這次談話中,毛澤東特別強調精通馬列主義的重要性:“沒有大量的真正精通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理論的干部,要完成無產階級革命是不可能的。”
為了學習宣傳馬列主義,提高全黨的馬列主義水平,毛澤東帶頭學習馬列、宣傳馬列,全黨掀起了學習熱潮,組建了許多學習團體與學習小組、舉辦了許多學習講座、出版了許多馬列著作。
毛澤東在鳳凰山麓李家窯里夜以繼日創作《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其中的《實踐論》《矛盾論》,用中國革命慘痛的教訓論述了認識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在吳家大院的窯洞里七天七夜不出門,創作了《論持久戰》,用辯證法分析了中國與日本的基本特點,揭示了中國抗戰的基本規律、發展過程,指明了中國抗日前途。在楊家嶺的煤油燈下撰寫《新民主主義論》,向全國人民說明了“怎么辦,中國向何處去”的重大問題。以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為代表,《毛澤東選集》(1991年版)四卷共收錄文章159篇,延安時期創作的就有112篇。
毛澤東的一篇篇光輝著作花去了他無數個日日夜夜:為了寫《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胳膊得了嚴重的關節炎;為了寫《論持久戰》,炭火燒著了棉鞋,焦糊味兒都沒有打斷他的思緒;為了寫《新民主主義論》,熬干了多少盞油燈,讓勤務員不禁落淚。
在毛澤東的帶領下,許多中央領導同志也開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創作了許多經典名篇。這些在延安的土窯洞中誕生的著作是把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的光輝典范,指明了中國革命的方向,照亮了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
(來源:《人民日報》2018年11月20日第18版,作者:李國喜,原文標題《延安的窯洞有馬列主義》)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是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期間,以陜甘寧邊區為核心,依托全國抗日民主革命根據地所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權形態。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的政治使命還包括要為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而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強調,我們現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樣能夠把馬克思主義本土化講好的人才。相反,毛澤東強調,“我們要普遍宣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文集》第5卷,第260頁),并號召“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32頁)。
延安時期的參議會是中國共產黨在極端艱苦的局部執政條件下實施民主政治、開創民主新風的重要組織形式。延安市第一屆參議會期間,參議員們均能以認真、嚴肅和負責任的態度,全面履行作為“群眾代言人”的職責。
延安,是中共中央和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出發點”,是中國共產黨進行新民主主義建設的“試驗區”,也是解放全中國的解放戰爭的“轉折點”。而延安,既是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念印在習近平總書記心靈深處的圣地,又是中國共產黨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原點。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結果。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真正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是黨中央到延安以后實現的。
經驗啟示二:必須始終突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主題,“在學習中信仰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學習”,全面提升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經驗啟示三:必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一切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首次提出黨內“四個服從”的新理念,即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劉少奇開門見山就指出“四個服從”是我黨最重要最基本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全黨同志不論黨的領袖或普通黨員,均須絕對的無條件的執行”。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曾經的美軍觀察組成員高林·約翰專門撰寫了《延安精神:戰時中美友好篇章》,認為延安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和團結友愛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要用延安精神凈化政治生態。在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生態形成和發展史上,延安時期是一個極其關鍵的特殊歷史階段。用延安精神凈化政治生態,必須要汲取延安時期黨的自我革命建設經驗,提高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能力。
78年前,毛澤東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成為中國文藝發展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在《講話》精神的指引下,文藝工作者積極深入部隊、深入基層,熟悉了解官兵情況,著手創作反映部隊現實生活的作品,掀起了“文藝入伍”的熱潮,直接推動了延安時期我軍文藝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