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石鼓書院:涵養湖湘文化的精神家園

2018年11月27日14:37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5034

  人民網長沙11月27日電(宋子節)“山形如鼓峙江邊,舊有朱陵洞口仙。勝地蒸湘山水合,真儒唐宋七賢傳。” 11月26日,“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第二站探訪了湖湘文化發源地衡陽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匾額

  石鼓書院坐落于衡陽石鼓山,湘江、蒸水在此交匯。唐元和(806-820)初,李寬于石鼓山筑廬讀書,始稱“讀書堂”,后改稱書院。宋太宗、宋仁宗先后賜額于石鼓書院。宋淳熙十四年(1187),朱熹作《石鼓書院記》,倡導以義理之學授徒、書院教學要重踐履、窮理而篤行等理念,成為研究宋代書院的重要文獻。明代書院步入鼎盛時期,直至清末改制。

  石鼓書院大觀樓

  自創建以來,書院培養了眾多的匡時濟世之才,其中不乏國家棟梁、社會賢達。石鼓書院有七賢,分別是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張栻、黃榦。此外,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稱“同治中興”四大名臣,創建了湘軍水師的彭玉麟也于此院畢業。

  石鼓書院的歷史貫穿了中國古代書院發端、發展、鼎盛直至順應時勢改制的整個過程。“石鼓書院是中國書院的縮影,是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閱讀其千年歷史,可以追尋中國書院的千年發展軌跡及其內在規律。” 中國書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書院學會副會長鄧洪波表示。

  石鼓書院七賢

  韓愈為合江亭寫下著名的《合江亭序》

  現如今,石鼓書院雖已不再從事教學工作,但依然是衡陽的重要文化地標,涵養著衡陽以及湖湘地區的文脈與精神。在書院里設有紀念忠臣義士李芾的李忠節公祠、紀念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精神的武侯祠等。“湖湘學派的鮮明特點,是將儒家義理與康濟時艱緊密結合起來。其濟世恤民的愛國情懷、勇于擔當的奉獻精神、明道義正的尚德精神等尤為人們所推崇。” 原衡陽市文物處處長、《石鼓書院》作者郭建衡說。

  “石鼓書院從古至今始終是人文思想交匯之所,也是衡陽的文化高地。書院講求個人修身和文化傳道,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中共衡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譚崇恩表示。

  湘劇表演《小放牛》

  在石鼓書院,兩位來自衡陽湘劇藝術團的青年演員表演了湘劇《小放牛》。衡陽湘劇是湖南省地方大戲劇種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明代,2008年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湘劇能夠帶來一種悠久綿長的美感。在表演中,舉手投足間感受到戲曲的韻味,每一次動作與自己的心情相牽相融,仿佛在表演中與千年前的古人對話。”22歲的湘劇青年演員何思思說。

  在湘劇青年演員江野萍看來,傳統戲曲并非與年輕人絕緣:“我從十歲開始學習湘劇,到現在有十多年了。相比于流行音樂的轉瞬快感,本土戲曲能夠讓人在婉轉的戲腔中品味傳統文化的精神。我們年青一代仍然在欣賞,在感悟,在傳承。”

  衡陽石鼓書院祁劇表演

  除此之外,衡陽祁劇、衡州花鼓等劇種也是地方戲曲的重要組成。湖湘文化傳承中的燦爛成果,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輝。目前衡陽設立非遺教學基地17個,并先后開設衡陽湘劇、祁劇、花鼓戲學員班。衡陽市文體廣新局局長蔣勛偉表示:“要讓文化遺產再煥光彩,需要讓傳統文化在傳承中融入現代生活。作為湖湘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我們要保住文化的源頭,讓戲曲藝術在年青一代手中薪火相傳。”

文章關鍵詞:石鼓書院 湖湘學派 湖湘文化 明代書院 真儒 小放牛 祁劇 精神家園 同治中興 石鼓書院記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以書院留住城市記憶 延續城市文脈

    “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石鼓書院在教學授徒中始終堅持將儒家經典與康濟時艱相結合,以義理之學育人,鑄成了鮮明的精神文化內涵。今年5月,船山書院修繕竣工,并與衡陽師院開展戰略合作,共同致力于船山文化研究,成為衡陽又一文化地標。

  • 走進石鼓書院:毀于戰火的千年學府如何綿延至今?

    “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翻攝自石鼓書院 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翻攝自石鼓書院  時至今日,石鼓書院正逐步恢復中國書院講學等功能。

  • 石鼓江山錦繡華 高足輩出名湖湘

    “古磴浮滄渚,新篁鎖碧蘿。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尚君攝  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飛檐翹角,矗立江邊,江面帆影漣漣,如今,石鼓書院經過修復更加獨有韻味。

  • 古老書院正在喚醒城市的文化記憶

    “名城衡陽人文薈萃,石鼓文脈綿延千年。在交通不太發達的年代,湘江水道一直是衡陽人遠行的首選,而石鼓書院位于三江匯合處,可謂得天獨厚。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