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燕莊蝶變40年④:燕莊機場“種”出“金玉米” 鄭東新區東擴了30里

2018年11月15日09:03  來源:映象網

5034

編者按:

鄭州,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

從籍籍無名的鄭縣,到如今一躍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關于鄭州的記憶,有無數切口可以作為注腳。

但始終無法繞過的,是曾經的燕莊。

從毛主席視察的麥浪起伏的燕莊村,到如今高樓林立的商業地標“曼哈頓”;

從曾經停飛噴灑農藥飛機的鄭州東郊燕莊機場,到如今成為“國際鄭”靚麗名片的鄭州CBD中央商務區……

燕莊的變遷歷程,濃縮了鄭州城市變遷的珍貴記憶。

燕莊的前世今生,承載著鄭州城市變遷的典型故事。

2018年,是慶祝改革開放40年的重磅節點。40年來,鄭州發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變化。映象網以燕莊的變遷為切入點,著重截取1978-2018四十年的時間刻度,從城市建設、交通改善、居民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為鄭州改革開放四十年,乃至河南改革開放四十年,鉤沉作注,力圖為一億河南人,提供一個直觀展現鄭州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偉大成就的窗口。

核心提示:

在“坐飛機還要開證明”的年代,燕莊機場是鄭州人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開端;如今在機場原址上建立起的鄭東新區,依舊承載著鄭州人對未來的憧憬。

從“老機場”變成“鄭中心”,鄭州也從過去的“大鄭縣”,變成了今天在許多外地人眼中,可以與“北上廣”媲美的“國際鄭”。

映象網記者 陳偉然

燕莊機場舊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坐飛機是一種奢侈享受

“現在的鄭東新區CBD,就是過去的鄭州老機場,也是大家口中的‘燕莊機場’。”燕莊黨總支書記宋長潤說,燕莊機場始建于解放前,“我聽老一輩人說,那個時候燕莊機場附近都是連綿起伏的小沙丘,機場不僅非常小,而且連機場跑道都是土堆出來的。”

解放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燕莊機場得到擴建,原來的土質跑道變成了長1960米、寬60米的混凝土跑道,“早期的燕莊機場一直作為軍用,直到1956年中國民航在燕莊機場建立了民用航空站,才改為軍民合用機場。”宋長潤說。

“咱燕莊機場還為農業發展出過力呢!”宋長潤回憶說,燕莊機場在60年代曾經起飛過噴灑農藥的飛機,“那個時候為了防治棉鈴蟲、蝗蟲及林業蟲害,飛機上攜帶滴滴涕乳劑,向鄭州郊區農村噴灑。”

雖然改為民用,但是燕莊機場當時的吞吐量可謂“小的可憐”。據《河南民航志》記載:“1956年改為軍民合用,旅客吞吐量12人,貨郵發運量793公斤。”

直到上世紀60年代初,鄭州飛機場還沒有固定的航線和航班,只開通了廣州—鄭州—北京航線。1977年開始,辟有經過航線6條,始發航線1條,可直通北京、上海、西安、長沙、廣州等城市。

“那個時候飛機不是誰想坐就能坐的,還得單位開證明。”今年87歲的鄭州人李書臣回憶,上世紀70年代初,他被單位指派到長沙出差,有幸獲得了“坐飛機”的待遇。

直到現在他對那段乘坐飛機的經歷仍然記憶猶新,“我在飛機上吃了一頓‘豪華午餐’,一份盒飯,一葷一素,主食是小饅頭,不限量。”在李樹臣的記憶里,雖然當時乘坐的飛機很小,也并無舒適可言,但是對于許多人來說,在那個年代,能坐上飛機,能吃一頓這樣的午餐,已經是一種奢侈。

改革開放后,由于航線增多、業務繁忙,燕莊機場再次開始擴建。“大概在87年左右,機場才有候機樓、貴賓室。”宋長潤說,當時的機場建成了2200米的跑道,已經可以起降波音757以下各型的各種飛機。

1997年8月28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建成通航,原在鄭州東郊燕莊機場的所有航班全部轉至新鄭機場,至此,鄭州東郊燕莊機場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如今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從前,鄭州機場只有6條飛往國內的航班。如今,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每周都有多達上百架次的全貨機從這里飛向世界各地。而“坐飛機”再也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已成為大家出行的常規選項。

如今的鄭東新區CBD

“老機場”變成“鄭中心”

2000年初的河南,城鎮化率僅有24%,9000多萬人口中七成是農民。與此同時,省會鄭州2000年市區人口已經增至256萬,而僅有132平方公里的建成區內,人口密度過大,城市發展空間受阻。

按照當時的規劃,10年內河南將有1000多萬農民變成市民,鄭州則要建設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市區人口發展長遠目標為500萬至600萬。

2000年6月28日,時任河南省省長李克強在鄭州調研時,要求一定要增強鄭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省城市化進程,明確提出以107國道以東的新東區為重點,高起點進行規劃,使之形成亮點。鄭東新區建設由此破題,呼之欲出。

2001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寫道:“圍繞把鄭州建成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加快鄭東新區開發和環城快速路建設,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品位。”

之后,隨著以建設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進而帶動全省城鎮化戰略構想的確立,鄭東新區規劃和建設開始提速。

省委、省政府強調一定要用國際化眼光和思維,高起點、大手筆規劃建設鄭東新區,拉大鄭州城市框架,加快鄭州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建設,提高其在全省的首位度,并發揮輻射與帶動作用。

“2000年開始,隨著鄭東新區的規劃與建設,燕莊機場設施也隨之拆除,原跑道及停機坪的位置現已經建設成鄭東新區CBD商業中心。”宋長潤說,現在的“玉米樓”附近,大概就是過去燕莊機場的位置。

2005年10月,剛剛結頂的河南藝術中心藝術館、美術館

而現如今,鄭州市原機場區域已完全變為商務中心區(CBD),成為連接新舊城區的商務、旅游發展軸。鄭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河南省藝術中心和“大玉米”千禧廣場等鄭州地標性建筑都在這一區域內。

“一張藍圖繪到底”,鄭東新區東擴15公里

2015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四次會議于12月14日至15日在鄭州舉行。

當時有人質疑:為什么這么重要的會議會選擇不是一線大城市,氣候條件也一般的鄭州?

鄭東新區給出了答案:

會議舉辦地鄭東新區CBD,交通條件優越,距高鐵鄭州東站約6公里,大概10分鐘到達;距4E級的新鄭國際機場約30公里。周邊還有京港澳高速、連霍高速、中州大道、107輔道、金水路等多條主干道。環形建筑群中間分布有國際會展中心、河南省藝術中心和高達280米的會展賓館等標志性建筑。可以說,這里既有現代化的各種元素,也具有悠遠的東方文化內涵。集休閑、會議會展、生態、金融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這一區域,是舉辦高級別會議的絕佳地點。

2015年9月25日,李克強總理考察鄭東新區,當時還登上了280米千璽廣場頂層眺望。

十幾年前,時任河南省長的李克強親自主持繪制了鄭東新區規劃藍圖。

如今,在這片昔日滿是荒草、魚塘的土地上,曾經的藍圖已變成一座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超百萬的現代化都市。

當初李克強親手繪制的規劃圖,也成為鄭州“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開始。

如今的鄭東新區除了擁有以會展中心為主的商務中心區外,還有在鄭州東站西廣場周邊, 以鄭州“城市會客廳”和“形象展示廳”為定位的中央商務區;有以龍湖金融中心為主的CBD副中心——龍湖區;以高等院校組成的龍子湖高校園區及原中牟白沙鎮的象湖片區。

而從最早的商務中心區到如今的象湖片區,18年里,鄭東新區向東擴大了約15公里。

在外地人眼中,鄭東新區早已媲美“北上廣”

鄭州人朱夢辰一家算是鄭東新區最早的一批居民。

2005年,他們家從鄭州西郊搬來鄭東新區農業東路附近一小區,“當時選擇搬來東區,就覺得這里人很少,特別安靜。”據朱夢辰回憶,他家剛搬來時,附近連道路都沒有徹底硬化完成,很多地方還是土路,“配套設施也不完善,買個菜都要跑到幾公里外。”

如今,鄭東新區不止道路寬闊、環境怡人,商場、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

而最讓朱夢辰一家意外的不止是居住環境的改變,“我家在買這套房時,房價每平方在2300元左右,如今這里的房價已經翻了不止10倍。”朱夢辰說,當時家里親戚聽說我們要搬到東區,都嫌這里位置太偏僻,說在這里買房是“瞎花錢”,“那個時候,大家都不知道這里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

其實鄭東新區的發展速度,確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燕莊村民司鵬早年間一直在鄭東新區承包裝修生意,每天都要去東區的他開玩笑說,自己是看著鄭東新區“長大的”。

“那個時候,我開車走在鄭東新區,覺得特別爽。”司鵬說,之所以感覺“爽”,一是因為鄭東新區作為新城區,道路規劃的特別寬敞、漂亮,二是人很少,車也特別少,“原來在東區開車,簡直是一種享受。而現在,光黃河南路金水路口,車多到你沒兩個紅綠燈就別想過去!”

鄭州東站西廣場

“我在鄭州上大學的時候,CBD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武漢人劉揚2006年在鄭州上大學,他說因為如意湖廣場風景特別好,成為了當時許多外地大學生周末出游的首選去處。

“那個時候我以為鄭東新區就只有CBD附近一小片區域。”劉揚說,2015年他工作后再次回到鄭州,來到鄭東新區,才發現這里那么大,高樓大廈這么多,“現在從鄭州東站出站,走在西廣場上,仿佛覺得自己置身在在北京、上海。”

燕莊語錄

30+

鄭州人朱夢辰:鄭東新區實現了鄭州人對美好生活的所有向往,也是鄭州的未來。

40+

燕莊村司鵬:鄭東新區發展速度超乎所有人想象,幾乎每天一個模樣,你如果隔一段時間不去,或許就認不出這里了。

50+

燕莊黨總支書記宋長潤:燕莊機場變成鄭東新區的過程,是鄭州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歷史節點。

60+

鄭州人李書臣:原來燕莊機場是鄭州最“時髦”的地方,而現在機場原址上的鄭東新區,依舊是鄭州最“時髦”的地方。

大事記

1950年,燕莊機場在原有基礎上擴建,原來的土質跑道變為長1960米、寬60米的混凝土跑道。

1956年,中國民航在鄭州飛機場建立民用航空站,改為軍民合用機場。

1958年,鄭州第一條地方航線——鄭州至南陽航線開辟,成為民航為鄭州民眾服務的開端。

1963年,鄭州郊區第一次用機場起飛的飛機噴灑農藥滴滴涕乳劑,開展大面積防治棉鈴蟲、蝗蟲及林業蟲害。

1975年,駐馬店、許昌、南陽等地特大暴雨成災,鄭州民航先后從鄭州機場調集21架飛機參加救災工作,順利完成救災搶險任務,發揮了良好的應急作用。

1987年,燕莊機場再次擴建,并設有候機樓、貴賓室、旅客餐廳、招待所。機場占地287公頃,跑道長2200米,可起降波音757以下各型飛機,停機坪2.5萬平方米,同時可停放6~8架中、小型飛機,有經、停航線17條,每周321個航班,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哈爾濱和香港等17個城市。

1997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建成通航,原在鄭州東郊燕莊機場的所有航班全部轉至新鄭機場,至此,鄭州東郊燕莊機場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2000年,隨著鄭東新區的規劃與建設,機場設施也已經拆除,原跑道及停機坪的位置現已經建設成鄭東新區CBD商業中心。

2003年,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奠基,標志著鄭東新區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2012年,鄭東新區中央商務區、龍湖南區、商住物流區、龍子湖區全面建成,龍湖區開工建設。

2017年,鄭東新區固定資產投資達到802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5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已達約8.63萬元人民幣。

文章關鍵詞:改革開放 燕莊蝶變40年 燕莊機場 鄭東新區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