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9日09:49 來源:映象網
這個“雙11”,粉絲有點忙……明星定制款、簽名海報、偶像見面會,購物網站上商家們“拉著”代言明星們紛紛“送福利”。小伍目前在河南一所高校就讀,他告訴記者,一位朋友已經為了偶像海報,買了一堆洗浴用品,還有一位室友,花了小半個月生活費,買了偶像同款鞋。這些活動是真心實意送粉絲福利,還是為促產品銷量“耍花招”?(11月8日中國新聞網)
每年“雙11”來臨,網購成為很多人的消費時尚,游覽網站、比價、秒拍、選購等,這些看似瘋狂的網購,令很多人樂此不彼。借助“雙11”火熱的激情,許多精明的商家盯住網購經濟,各類促銷活動高潮迭起,尤其是那些花樣繁多的精彩優惠券、曬單送卡等福利更是異常火爆,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旦“雙11”過后,守著一堆毫無實用價值的物品,又讓很多剁手族感到無可奈何、追悔莫及。
“雙11”網購狂歡節自2009年11月11日舉辦以來,令很多消費者趨之若鶩。按說,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雙11”網購受到消費者熱捧,本無可厚非。然而,細細觀察“雙11”網購狂歡節不難發現,近年來因“雙11”催生的一些網購經濟,不僅缺少誠信意識,而且與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相背離。尤其是在此期間,少數網絡經營者搞虛假宣傳、假冒偽劣、價格欺詐、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一些格調不高、趣味低下、缺少誠信特質的現象時有發生,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消費習慣,勤儉持家、量入為出、注重消費效益,不僅是一種合理務實的消費方式,更彰顯了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至今仍被很多國人所推崇和欣賞。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對于推動市場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雙11”網購狂歡節期間,對商家來說,樹立文明誠信理念、提升企業信譽度、營造誠實守信的經營環境,是商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對廣大消費者來說,堅持理性購物,減少浪費,不讓泛濫的物質掩蓋生活的本質,不為眼花繚亂的網上物品誘惑,不為五花八門的優惠打折所動,使網購回歸自然、回到現實,更符合生活的本質。應該看到,勤儉持家、量入為出、注重消費效益,既是一種合理務實的消費方式,更彰顯了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
毫無疑問,“雙11”有誠信才能充滿活力。只有以誠信文化作依托,堅持理性消費,讓“雙11”回歸自然,才能打造出高品質的“雙11”網購節,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王傳合)
(記者/王佳欣 通訊員/粵消宣)國慶、中秋“雙節”黃金長假即將到來,“憋”了大半年的旅游愛好者們早已有些按捺不住。為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保障消費者出游安全、消費安全,廣東省消委會在倡導積極消費的同時,特別發出消費提示:疫情防控不放松,安全文明過“雙節”。
端午假期,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大數據中心發布端午節節日綜合分析報告顯示,安全出行、預約出游、理性消費成為端午假期旅游消費的新變化。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 戴斌:會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更加強調預約,可以說無預約不旅游已經成為大家的一個共識了,也是一個消費行為的習慣。
隨著國內疫情穩定和“五一”長假來臨,各省市陸續出臺促消費增活力的各項措施,在家憋悶了許久的消費者都想趁著節假日外出游玩。
1月27日,記者多方采訪獲悉,鄭州市內糧油品種庫存充足,超市必需品供應充分,市民大可理性消費。鄭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消息稱,鄭州糧油品種庫存充足,完全可以保障市場供應,其中應急成品糧(面粉)儲備3.6萬噸、食用油儲備1萬噸,可以滿足全市10至15天的供應。
理性對待粉絲熱情、引導粉絲合理消費,同時將明星效應轉化為提升商業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契機,才能更好體現“粉絲經濟”背后的流量價值 作為文化娛樂產業和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粉絲經濟”同樣要遵守市場經濟對于誠信、法治的要求
7月已至,南方雨水驟增,全國高溫“炎值”爆表。蘇寧百貨發布7月4日-7月7日消費者大數據,炎炎夏季消費者最愛買的竟然是羽絨服,10萬件羽絨服3天被掃空;內衣褲登上熱搜排行榜TOP 5,襪子在拼購渠道熱賣;分類垃圾桶銷量增長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