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07:35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尹江勇)投資260億元的“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研究院及產業化基地項目”、投資110億元的“科特勒國際源頭創新科學生態城項目”、投資100億元的“納米空心硅、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10月19日,在北京舉行的鄭洛新·中關村雙創基地項目簽約暨揭牌儀式上,包含3個百億元規模大單的21個高新技術合作項目落地鄭洛新三市,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中關村的這次“攜手”奉上了一份豐厚“賀禮”。
建設鄭洛新·中關村雙創基地是省科技廳貫徹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高標準建設鄭洛新自創區的重要舉措之一,基地突出“對外開放合作窗口、創新資源對接平臺、人才培養交流通道”三個功能定位,旨在通過與國內科技創新主要策源地的中關村務實合作,充分利用中關村技術、人才、資本、市場、平臺等創新資源,與鄭洛新自創區區域優勢相結合,實現資源交流、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在更高層次和水平上實現“走出去、引進來”,加速推進自創區建設。
儀式上,省科技廳與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簽署了合作協議,將為河南實施“十百千”轉型升級創新專項提供戰略咨詢和決策支持,助推河南加快核心技術突破,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鄭洛新三市分別與北京知名企業、研發機構等簽約21個項目,涉及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新材料、科技服務等領域。其中,“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研究院及產業化基地項目”將在鄭州市打造軌道交通產業高地,力爭用3至5年使產值突破300億元,拉動形成千億元規模以上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科特勒國際源頭創新科學生態城項目”將在鄭州市建設源頭創新總部基地及國際智能裝備產業基地,重點投向智能制造、醫療器械、醫藥和診斷三大創新領域;“納米空心硅、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將在新鄉市建設年產8萬噸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生產線,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鄭洛新、中關村的此次合作,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之間交流合作的有益嘗試,對推動區域創新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副司長楊咸武表示,希望雙方能夠利用好這個平臺,不斷拓寬合作領域,加大合作力度,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放創新探索建立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省科技廳廳長馬剛表示,鄭洛新·中關村雙創基地將緊緊圍繞鄭洛新自創區新興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需求,致力于招大引強、招院引所、招才引智,做到“小而精、帶動大、發揮好作用”。下一步,要建立平臺日常對外宣傳窗口,打造智能化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平臺,建設鄭洛新·中關村創新資源庫,舉辦常態化重大項目對接活動,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推動科技成果在鄭洛新轉化,建立起“成果中關村·轉化鄭洛新”的發展模式,使雙創基地在打造我省雙創“升級版”、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a
中關村科技企業生產的X射線車輛檢查系統的數據控制模塊,用于X射線探測器系統的數據傳輸和控制,可幫助檢查和發現乘用車上是否有隱藏的違禁物品。除了跑腿機器人,前沿中心里還有諸如人流數據采集、電梯語音調度等新技術、新產品,它們同樣出自這里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開封市副市長劉震發布《開封市數字文化創新合作重大工程》,未來開封市在5G網絡規劃工程、5G網絡建設工程、5G商用工程、智慧文旅數據平臺建設工程、數字文化交流工程、宋文化活化再現工程等方面,將有重大突破。
從2015年到2019年,北京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30%,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從110家增長至25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1.2萬家增長至2.5萬家,獨角獸企業數量從40家增長至93家…… 數字背后,是北京蓬勃的雙創力量。
題:逆勢增長5.9%的背后——中關村創新地標里蘊藏的發展密碼 記者來到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地標以及高新企業,探訪蘊藏在這里的發展密碼。
北斗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芯片、基于北斗三號的衛星天基測控收發信機、“北斗+遙感”全球應用服務平臺……8月27日下午,中關村北斗和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高峰論壇舉行,中關村科學城企業多項自主創新成果亮相。
如今,曠視擁有近3000名員工,全球有超過10億部手機在使用曠視產品,27歲的周而進也成長為曠視研究院“人臉識別”研發團隊的負責人。” 談到為什么一直工作在中關村,常樂說:“創始團隊都是中科院聲學所出來的,創業選址肯定在中關村。
于是,中關村第三小學校園冰球隊在2013年正式組建成立,并在當年的北京市中小學生校際冰球聯賽中獲得小學組第三名。2022年北京冬奧會腳步漸近,在日常參與冰雪運動之余,中關村第三小學的學生學冬奧、畫冬奧、拍冬奧、唱冬奧……小小冬奧參與者正在不斷成長。
6月16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白塔庵社區出入口,疫情防控志愿者王玥在擦拭汗水。新華社發(陳鐘昊攝) 6月16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白塔庵社區出入口,疫情防控志愿者王玥(右)測量社區居民的體溫。
百億訂單、十億服務包、千名導師,服務上萬家企業……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16日發布“千帆計劃”,將通過一系列“促合作”工作,連接創新斷點,釋放各主體的創新力,助力中小微企業“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連日來,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異化策略,因地制宜、真抓實干,全力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今天(3月18日),北京中關村管委會推出中關村科技企業抗“疫”發展貸,貸款總規模達200億,主要針對中關村示范區內注冊的企業以及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和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