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10:58 來源:錢江晚報
近日,山東出臺了一個地方性法規《山東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對學生帶手機進課堂說“不”。據悉,這是全國首部為促進學生體質健康而立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條例規定,中小學校應當加強學生在校期間電子產品使用管理,指導學生科學規范使用電子產品;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發現學生將上述個人電子產品帶入學校的,實行統一保管。同時,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這部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為宗旨的地方法規,其意義不僅于此,實際上還可避免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的諸多問題。如今的智能手機功能日趨復雜,除了通話功能,還可以上網瀏覽網頁、玩游戲、聊微信、發朋友圈等等,有的視頻App也讓人欲罷不能。而學生的自律性往往比較差,所以帶手機進校園很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上課注意力,也可能占用了學生的正常活動時間,甚至妨礙學生的社交能力。不光是手機,現在連一些兒童智能手表都有加好友、拍照等功能。從這方面來看,限制乃至禁止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校園,有其合理性。
不過,家長明知道這些電子產品可能影響學習,為何還允許孩子帶入學校呢?有些家長是禁不住小孩的哭求,勉強答應;還有些家長則是確有聯系小孩的需求,比如上學接送時要打電話聯系。但總的來講,這些問題都不是學生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校園的必要條件。在學校里如果有什么事情要聯系家長,學生可以很方便地求助于老師。所以,歸根結底,讓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只不過是因為法無明文,或者疏于管理等緣故。
但家長的意識松懈,或者學校措施不嚴,卻往往給老師帶來麻煩。各地發生的師生沖突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于老師沒收學生手機等電子產品引起的。有些老師又因為過于極端,比如動輒摔手機,更造成不必要的矛盾。日前,河南信陽某中學就發生一起老師將學生手機砸壞的事件。當時老師看到這名高一學生在玩手機,就直接沖到學生面前,將學生已經放進抽屜的手機拿出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摔到地上,導致手機屏幕破碎。這事情還引起了網友熱烈討論。實際上,哪怕學校有明文規定不能帶手機,摔手機也不是管理的好辦法。
在這點上,條例規定發現學生帶電子產品進入學校的,應實行統一保管。這就是說,以統一保管為主,并不鼓勵采取極端措施。這一方面從地方立法角度,賦予學校和老師處理帶手機進課堂的權限,另一方面,這樣可防止老師采取過激的舉動,也是對老師行為的一種規范。何況,在電子化教學日益普及的當下,不排除在某些教學場景下需要應用到平板等電子產品,統一保管的做法則可規避其與地方條例發生沖突。
山東的做法,明確了對學生攜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校園的態度,讓學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讓老師和家長在這問題上不再糾結,也讓學生心里有數,明白行為的邊界,不失為一個可行辦法。(魏英杰)
近日,一段監控視頻顯示,廣東佛山南海區丹灶鎮某幼兒園休息時間,有孩子不好好睡覺,一位老師走過去坐在孩子身上開始玩手機,長達三分鐘。
到了今年11月19號,魏女士發現,“動物世界”APP還正常運轉,下午卻突然無法登錄,平臺客服也聯系不上。廣大小伙伴要提高警惕不輕信超乎常理的高回報投資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10月17日,網友“我是落生”又爆料, 一個定位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的男子,在外網社交平臺推特上發布大量包養未成年少女的大尺度內容。也有網友科普,這些喜歡幼女的人,不一定是因為天生的“戀童癖”,純粹因為他們小,只有在小女孩面前才有自信和征服感。
幫助老年人跨過移動支付這道“門檻”,首先需要金融機構從產品設計層面入手,切實提升移動支付產品的便捷化程度。我們相信,只要各方協同發力,真正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夠讓他們享受到更方便更充分的金融服務。
幫助老年人跨過移動支付這道“門檻”,首先需要金融機構從產品設計層面入手,切實提升移動支付產品的便捷化程度。我們相信,只要各方協同發力,真正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夠讓他們享受到更方便更充分的金融服務。
量子,微觀世界的神秘存在,它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可以“糾纏”,可以“疊加”,特性怪異而奇特。針對中國量子科技如何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構筑發展新優勢,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具體的部署。
12月4日,等待咖啡的顧客在“熊爪”出現時拿手機拍照。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12月4日,一名年輕女孩在取咖啡時和“熊爪”互動。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12月5日傍晚,一只“熊爪”托住咖啡伸出洞口,等待顧客取用咖啡。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僅23%會上網,在農村這個比例更低,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突出。信息時代,幫助農村老人學會使用智能手機,讓他們會網購,會上網聊天、看新聞,可以使他們的晚年生活更便捷、更豐富多彩,充分享受數字化帶來的發展成果。
12月2日,網友@Norikoxxx 反映稱:1日晚在鄭州一家溫泉洗浴時,發現有一個女子拿手機在背后拍她,拿到手機竟然發現有好多視頻片段,疑似慣犯。
11月,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00萬,創單月最高紀錄。《華盛頓郵報》記者 雅克利娜:一名共和黨陣營的國會助手鼓勵我寫出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經歷,因為他的上司并不認為新冠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