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4日20:45 來源:映象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萬鵬)“中非友好合作前景廣闊,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展大有可為!”3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強調中非要攜起手來,共同打造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幸福共享、文化共興、安全共筑、和諧共生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重點實施好“八大行動”。
“習近平主席開幕式主旨講話高屋建瓴,擘畫了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未來發展藍圖。”外交學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旦在參加完論壇開幕式后接受記者專訪時談到,講話為中非合作作出了重要戰略規劃,全面闡述了中國加強對非關系的新理念新主張,中國對非務實合作的新行動新舉措鼓舞人心。
在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宣布的“十大合作計劃”為中非人民帶來豐碩成果,展現了中非共同的創造力、凝聚力、行動力。昨日,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話中提出的“八大行動”,贏得現場掌聲不斷,與會者以此表達對中國承諾的贊許:實施產業促進行動;實施設施聯通行動;實施貿易便利行動;實施綠色發展行動;實施能力建設行動;實施健康衛生行動;實施人文交流行動;實施和平安全行動。
李旦告訴記者,這“八大行動”是對約翰內斯堡峰會上宣布的“十大合作計劃”的既有繼承并提質升級,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合作領域更加寬廣,施力更加精準,合作渠道和形式更有創新,參與中非合作的行為體更加多元,更加緊扣時代的主題。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非需要加強合作,聯合應對時代挑戰。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習近平主席主旨講話借用《管子·形勢解》中名句指出,中非早已結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并就“共筑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提出新主張:攜手打造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幸福共享、文化共興、安全共筑、和諧共生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就此,李旦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六個“共”,完美地回答了中非雙方許久以來的期待:中非命運共同體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中是什么樣的定位、要實現什么目標,要有什么樣的內容,實施路徑是什么等問題。可以說,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六個“共”,為下一步中非合作定下基調,確定了戰略方向,得到了中非雙方充分的認可。
在非洲很多地方,“中國建造”赫然可見:加納的國家劇院,疫情期間尼日利亞的方艙醫院,蘇丹的友誼大廳……談及中國援建,非洲六強選手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這些“中國建造”,凝聚了中國建設者的心血,更是中非友誼的見證。
” 從西非的科特迪瓦到東非的肯尼亞,中國援非的“萬村通”衛星數字電視項目讓當地兒童足不出戶便能“看到”外面的世界。2018年7月3日,在肯尼亞萊基皮亞郡利基村,中國企業四達時代集團的兩名員工為當地村民安裝衛星電視接收設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于11月30日在北京應邀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經中俄雙方商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于12月2日同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米舒斯京以視頻形式舉行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11月24日發布《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報告還提及,影響非洲政治發展與安全穩定的關鍵變量已經發生變化,其中經濟社會轉型矛盾、街頭政治運動等給非洲帶來的挑戰尤為突出。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11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埃塞俄比亞總統薩赫勒-沃克·祖德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我期待同習近平主席緊密合作,不斷推進兩國傳統友好關系,深化和拓展雙邊合作,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增添福祉。
1970年11月24日,中國與埃塞俄比亞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017年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后,中埃關系在政治互信、共建“一帶一路”和國際事務合作等方面走在中非關系前列,中埃合作成為中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典范。
毛里求斯青年醫生蘇瑪(右二)與非洲青年代表在江西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自拍。本報記者 薛 丹攝 在江西直升機科技館,非洲青年代表認真了解中國民用直升機應用現狀。本報記者 陳尚文攝 布隆迪記者文森特(右二)在江西易家河柑橘基地采訪。
10月28日, 中非合作論壇20周年成果與展望云論壇通過視頻連線方式成功舉行。南非國民議會事務主席弗羅里克、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中國駐博茨瓦納大使趙彥博、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奈居,博茨瓦納中國友好協會秘書長魯道夫·鮑伊等參加了活動并分別發表講話。
為期兩周的2020年塞拉利昂減貧與可持續發展研修班日前在線舉行,來自中塞兩國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等圍繞減貧與可持續發展主題進行深入研討。研修班學員代表、塞拉利昂馬可尼大學農業系主任賽杜·坎努說:“中國實施精準扶貧、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等做法,脫貧攻堅成就顯著。
今天(2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道,第五屆中非青年大聯歡26日在北京開幕。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介紹,20年來,中非合作論壇不斷加強人文領域合作、引領中非文明交流互鑒,中非友好民意基礎持續鞏固。